手握字节,快手,百度Offer,应该选谁?互联网人跳槽关键判断原则是什么?

最近有好几名跳槽的同学过来问我,他们手上同时拿到了很多个offer,问我到底怎么选。


首先抛一个观点。对于职业选择来说基本上是个性化的,也就是说没有一个选择是能够适用于所有人的。特别是在个性化的今天,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诉求不一样,阶段不一样,面临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但是在此之外,我们尽量无法做到最好的选择,但是可以尽量避免做差的选择,也就是在大方向上结合这个时代以及个人的背景和各个公司的情况,还是能给出一些参考原则的。


首先是一个最前置的问题,要不要跳槽?


如果已经是阿里巴巴的P7或者字节的2-2,我其实不太推荐跳槽。因为对于这样一类层级来说,已经基本上接近了职业的天花板了,除非跳槽能给你带来大量的薪资的上涨或者层级跨越。


比如,涨薪50%,或者提供了P8或者3-1,在这种情况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这个机会还是值得尝试的。


但是换成从低阶年轻人的视角来看就完全不一样了,主要就是对标阿里的P5P6,能够来到互联网的本身就看中了互联网给的钱和成长性,不在乎特别轻松。因此对于工作了5年之内的同学来说,跳槽都是可以考虑的。


但每个人有不同的考虑点,有的同学是跳槽可以直接涨一个层级。有的同学是在当前的职位上面刚刚晋升已经看不到机会,那么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挑战。


我自己跳过槽,也知道为什么跳槽要慎重,是因为跳槽背后有大量的不确定的风险,踩坑都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如果要跳槽,一定要想清楚你到底要的是什么,以及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


对于年轻人来说,我觉得要考虑的关键几点,第一,是否能给你一个更高的层级?第二,是否能够给你无法拒绝的薪资?第三,能否打开未来的职业高阶机会?如果没想清楚,建议再想想。


其次是怎么选择公司?


选择公司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在很多时候就等于你在高考毕业之后选择了什么样的大学。特别是互联网这种模式,企业不进则退。如果你选择了正确的企业,跟着企业一起快速成长,你在10年的职业生涯里面会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甚至很多时候,选对了直接暴富。


20年前选择阿里,还是10年前选择字节,还是5年前选择拼多多,都基本上可以跨越阶层了,虽说不能人人资产过亿,但是赚个几百万几千万很轻松。


因此选择了一个成长性的公司,不管在涨薪还是在晋升机会,还是在市场的认可度上都会有更明显的收益。相比10年前选择阿里的明显会超过选择百度的同学,现在选择拼多多和字节也明显会超过选择阿里和京东。


当然,这只是现实判断,再过两年可能又会有其他公司把字节拼多多干翻。风水轮流转,不知道明年谁坐庄。


所以在薪资一样的情况下,优先要选择更大的公司,更有成长性的公司。除非另外一个公司给了你无法拒绝的条件,比如说薪资相比来说增加了50%,比如说直接给了你管理岗位。


再次是考虑业务本身的成长性。


未来一定是一个越来越卷的行业。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面继续深挖下去,找到一个有技术挑战的,有业务复杂度的,才能够真正让自己走的更加长久。


所以如果可以选的话,每一个公司基本上都有他最核心的几块业务,你如果在这核心的几块业务里面耳濡目染,你的水平一定是有本质的提高的,甚至有些时候成长的速度是超过你自己的想象。


相反,如果去的是大公司或者小公司他们的边缘业务,那么在这几年里面你可能会比较轻松,但是你的职业的进一步的晋升空间几乎就没有了。我之前推荐过好几个同学来我的岗位上面试,但都是因为技术复杂度不够,直接被大老板给枪毙了。


很简单,你就做了几个页面,写了几个CRUD,很难说服面试官相信你的能力。虽然大部分岗位都是面试造火箭,进来拧螺丝。可是,有这么多造火箭的人才,为啥我要选拧螺丝的?


说白了,内卷,供大于求。


比如如果你只是在公司做一个客服的工单系统,只是在淘宝平台做一个退款系统,在小红书维护企业信息平台,在抖音做服务商入驻。这些系统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它的技术复杂度都是不够的。


在这种岗位上如果跳槽,不是特别相匹配的岗位的话,很难去其他核心岗位的。比如对我自己来说,我就是在钉钉做工作台的,我直接面试了直播的后端岗位,直接就挂掉了。


最后要多方打听小团队的工作氛围和老板的风格。


看起来好像去阿里巴巴和去字节这样的公司会有统一的文化管理和晋升,但实际上每个小团队的文化千差万别。甚至有些时候你会发现两个同样从一个大公司出来的人,能力,水平,态度和价值观截然不同。


这是因为在互联网这种小公司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战斗模式,几十人一个团队,这一个团队的氛围和老板的能力和风格就注定了里面的人有什么样的成长和熏陶。


所以如果要去这样的公司工作,能有机会的话,最好能够想方设法打听到小团队的情况,这是对你最为有利的。你都说可以打听一下团队的成绩结构是怎么样的,这就意味着未来你在晋升的时候你是第几序列。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看里面老员工的情况,看看自己会不会都是进入到别人的派系里面。比如如果这个团队里面的大部分都来自阿里,而你是来自百度,那么成不了嫡系,反而很容易背锅。


还可以看看这些岗位是不是半年一调整。基本上核心的业务调整相对来说是比较低频的,那些几个月,半年就大调一次的,可能就是不稳定的业务,说不定哪一天整个部门都被裁了。


总结一下,跳槽是一件非常考验心智和判断力的事情。一定要慎重,如果选择了就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希望每个年轻人,在红海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职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