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西泠春拍 | 苏天赐市场最大尺幅画作《怒放的鸡冠花》:艺生云影下的时代灵魂




2025西泠春拍

苏天赐(19222006)怒放的鸡冠花

布面 油画

2002年作

80×250cm

签名:苏 2002


出 版

1.《苏天赐》P486-487,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

2.《我站在画布前:苏天赐的艺术世界》P268-269,南京博物院,2016年。


展 览

“我站在画布前——苏天赐的艺术世界”,南京博物院,2016年。


说 明

1. 本拍品为市场已知艺术家最大尺幅油画作品。

2. 画作作于艺术家80岁之时,用意象化的生命礼赞式的花卉“群像”自喻,是为一生艺术成就炉火纯青巅峰之作。




20168月,南京博物院在苏天赐逝世十周年特别策划了大型回顾展我站在画布面前——苏天赐的艺术世界,在最后一个名为自有春晖满怀(1987-2006年)的展览单元,一幅极具情感表达的大幅画作在展览现场颇为引人注目。

不同于其他瓶花和风景作品,这幅落款于2002年,横幅达25的巨幅作品,在意境、色彩、用笔等方面一气呵成,反映出苏天赐在横贯中西上所达到的个人高度,是其意境和造诣炉火纯青的晚年代表作。



请将手机

横屏观看






这幅作品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是市场最大尺幅苏天赐油画作品,更在于它是艺术家将视觉与精神相结合,“意象”手法回顾了自己的艺生,可谓是图像版“我站在画布面前”。作品看似描绘的是复杂天气环境之下,扎根土地,昂扬不屈的鸡冠花。

它们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起伏顿挫,实则是艺术家在描绘不同时期的自己:“大师之中”“从西湖到太湖” “艺术的春天”……酣畅淋漓之中,用一生融汇中西的笔法直抒胸臆,画面丰富,皆是风雨和宁静,却让观者感受到强有力的铮铮向上,大象无形


大自然中的苏天赐



我们有幸从苏天赐200189月和200211月的日记中,寻找到有关这件作品诞生过程的蛛丝马迹。从中不难看出,这件作品创作时间横跨一年多,从夏末到次年深秋的淬炼和升华。这一部分我们想要从“他”为什么画去还原这幅画的创作心路。


苏天赐日记


2001830日(周四) 开始画《晨雾》(鸡冠)起第一遍色彩,92日接画。

……

96日(周四) ……画“鸡冠”。……

97日(周五) 画“鸡冠”。……

99日(周日) 调整“鸡冠”。……

913日(周四) 下午改“鸡冠”背景。……

923日(周日) 完成(鸡冠)“晨雾”。


苏天赐日记

2002119日(周六) 加工《鸡冠》完成。”



彼时的苏天赐,古时称“杖朝之年”,但正值“艺术的春天”的他,还在忙于创作,忙于开办个人画展,忙于回忆“国立艺专”和恩师林公……他的一生都在积极向上中度过,从没停下过脚步。

200221日,经过精心筹备的“信步与回眸——苏天赐艺术历程油画展”于南京博物院举行,盛大的开幕式有五百多人参加。“中国美术学院领导代表学校,为当年对苏天赐所做的不公正待遇表示道歉”,老先生为此很是开心,那个当初被迫离开母校的心结终于彻底解开了。


1999年11月,苏天赐(前排左一)跟国立艺专老同学们,一起回校参加林风眠诞辰百年纪念活动


312日,画展移至广州美术馆,同时举行“当代油画发展理论与苏天赐”研讨会。这里是苏天赐和恩师林风眠的家乡,是他们的艺术启蒙地,若不是广东开放的思想环境和山水相融的日夜慧养,怎会孕育出多位卓越传奇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大师。如同先生日后所记:“我受惠于大自然的太多,对于它,我永远珍藏着感激,我生命中存储的最为久远的记忆就是故居门前的那一片葱绿。”


《怒放的鸡冠花》(局部)


4月,苏天赐搬入新的画室——养龙山庄画室,自此开始余生创作和工作。夏秋,画室外生机勃勃的一排鸡冠花日夜陪伴着老先生,这是他最喜欢的花种之一,也着实与众不同,他在之前的创作中就多有赋彩。我猜先生爱的是它们的茁壮和热烈,喜的是它“红胜火”又花期长,直至霜降才枯萎,如同出身贫苦历尽波折却坚持创作的自己一般。



苏天赐 菊花和鸡冠花  1962年 55×45cm


苏天赐 鸡冠花 1984年 60×40cm

苏天赐 鸡冠花 1996年 67×67cm



“大自然的景色有种奇妙的力量,它不只是外观的悦目,并且与心情相通,它把我所熟悉的现实和我所未知的宇宙连接起来,油然而起的是一种向上的愿望……”

艺术家将三块画布拼合成两米五长的“长卷”,从左至右描绘和铺开,这对于八十岁的艺术家来说,是一次酝酿已久的壮举。也就是这年霜降后,他在新画室再次起笔“加工《鸡冠》完成”,并落款“苏2002”。




他画的是花,喻的是人,留下的终是雨过天晴的绚烂和不凡。与苏天赐前期宁静的诗一般的作品不同的是,眼前这幅作品是一首激情澎湃的乐章,它看似是一瞬间的捕捉,却是在讲述艺术家一生的云卷雨舒。这一部分我们从“他”画什么去解读这幅画。


苏天赐在户外写生鸡冠花


艺术家意在展现“雾霭氤氲”的环境下鸡冠花的绽放。这种对云水的表达和驾驭,在中西方艺术中都需要极高的造诣,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仿佛将那一瞬间的景象加上艺术家的情感,都留在了画面中,让人想起戴进笔下的《风雨归舟图》。苏天赐在回忆文字中多次提到,儿时他仔细观察的水汽弥漫和云影奔驰,他在这幅作品上的云雨光影倾注了太多太多。


苏天赐拍摄的鸡冠花


光是大自然和艺术家的魔法棒,作品上的光束光斑穿过云层水雾,像舞台灯光一般打在鸡冠花上,提亮主角。并在画作最右侧营造一片通透的光明,温润而柔和,如岁月般静好,完美落幕又是启程。乌云密布阵雨骤降时的雨点是“砸”下来划过画面的,坚实笔直,杂而不乱。在光的作用下,画面左上部和右下部的条线交相呼应,颜色互补,金色、泥土色、植被的颜色,在色彩和构图上达到和谐统一。


飒爽线条,直出胸臆,为一生所积累


对于线条,苏天赐的成就起源于青年时期,“我选择从线入手,从西方边线与形体的相依,到东方借用笔以传神的韵味。”他在给林风眠当助教的时候,达到了艺术人生中的第一个驿站,对应在此作中,画面左侧部分的色彩轻盈,花朵缤纷,似有蜜蜂在采蜜。


苏天赐与凌环如结婚时,与林风眠、刘开渠、邓白等师生合影。苏天赐在此一时期,创作出数幅代表其“第一个驿站”的人物画杰作


“《黑衣女像》完成后不足一周时间,迎来了近代史上一次最为轰轰烈烈的社会大变革。……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当我又回到画布面前时,胸间塞满了惶惑和苦恼。我必须放弃已经开始并有了一些收获的攀登,并且同时面临着是否还能保留于绘画队伍之中的选择……”这一阶段像是左数第三株鸡冠花,它花冠稀零,似有倒伏之势,也可代表特定时期中他少有创作的机会。


《怒放的鸡冠花》(局部)


这之后的植株,被土地的颜色所拥抱,深沉而茁壮,它们在乌云中匍匐前进。这一时期的艺术家是勤奋却痛苦的,他渴望寻找到新的驿站,所以只能在奔波中寻求灵感和矿石。当乌云渐渐散去,1987年时65岁的苏天赐才得以开启一段迟来的巴黎之旅,在那里他见到了分隔许久的艺术挚友们,参观、创作、交流。


苏天赐1987年在巴黎国际艺术城画展海报

1987年2月,苏天赐造访赵无极工作室


当赵无极对他近期所作的画作表示肯定时,他写下了这样的语句他认为我风景比人物更好,更自由,过去看画的都赞美我画的那张人像,包括这里的留学生,虽然使我高兴,但那毕竟是38年前的画,这等于说我的时候已经过去,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听赵现在这么一说,我感到真正的高兴。”这之后的日子,似是画作中最右侧的那两株紧挨在一起的花蕾,拨开云雾见青天,“向上生长,争得阳光。”



在老师吴大羽的“势象”基础上,苏天赐提出了:‘意象’在具像与抽象之间,是精神与物质的汇合而成的一种超越。”“总体而言,我觉得‘意象’两字很好,这是真正中国化的。中国的油画用中国自己的美学理论归纳总结,已经到时候了。”

苏天赐对鸡冠花的喜爱久矣,只不过这一次,他将以往生活场景艺术化的“瓶花”上升到了借用“群像”的生命礼赞。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中西融合的理解和驾驭,这一部分我们从“他”怎么画对这幅作品进行诠释。


苏天赐绝笔回忆文章《我站在画布前》部分手稿

“在接受专业的西画训练之始,我曾告别那种随心所欲地随意观看和描绘的方法,而将视点固定起来。但后来林风眠将我的视线又引向中国传统的图式……在现实世界中所见的实体,让我感受到一种韵律的颤动,正是它赋予作者激情使画面有了引人入胜的生命。于是,我又从摆脱固定视点开始,艰难进行两种差异互补求融合的试验,也以此开始意象表现的探索。”


《怒放的鸡冠花》(局部)


“第四次去拜读董源泉的‘夏山园’(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董源手卷《夏山图》,编者注),我真喜欢这张常读常新的长卷,手法那么简单,而内容却那么丰富。人们赞一幅画,常说是‘会人身历其境之感’,但此画所带领我进入的境界,又何止是自然之境?苍苍茫茫而又无比丰润的,直是作者的心声,是李白之所以‘相看两不厌’的絮语!是平凡而百听不厌的情节简单的事情!”


《怒放的鸡冠花》(局部)


“而实质上,一个东方画家,观察及体验的方法都乐于边走边看边想,这已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性。他所得到的知觉真实或是错视幻觉,统统经过思想的过滤提炼,留下的却是那些能触发激情的要素与意境的图象。当情绪溢出之时,就使画面的意境融入了个人性灵的亦真亦幻,产生出有别于自然原生的另一种芬芳。”



相对于中式手卷的平行从右至左观看,《怒放的鸡冠花》整幅画的视觉焦点落在了画作最中央的这朵红花上,其他花朵都高于这个点,所以让人有种仰视的壮阔感。植株的铮铮向上和雨点(线条)、光的下行,形成强烈地对抗和冲击,是画家与云雨和自然的对话,将对生命和艺术的崇尚蕴含其中。


《怒放的鸡冠花》(局部)


2024西泠秋拍的徐渭七十一岁极晚年力作《墨花八段卷》中,艺术家将墨梅、瘦竹、秋菊、兰花等植物用水墨写意的手法依次呈现,并以自题诗明志。康熙五十三(1714)年,著名书法家张照在画心和诗八首,用“题画诗”的方式对手卷进行题跋和再创作,形成一场跨越百余年的对话与回应。这是中国古典绘画的“观看”和“互动”。


古人的直白在于文字点题,苏天赐笔下的鸡冠花“群像”看似委婉,却将强烈的感情和意愿寄予线条、色彩、光影、云水、土地之中。《怒放的鸡冠花》,怒放的艺生向上!虽然中西绘画有种种不同,但苏天赐与古代艺术家在“意象”上达到了共鸣,他们都用花卉来突出人物的品格和境遇,而我们又将以怎样的形式“参与”和“融入”作品中?


“我还是我,可是此时我又忘了有我,我只想融入,借画笔的挥动把自我化成一片斑斓!”

——苏天赐

参考资料:

《我站在画布前》,苏天赐,2006630

《信步与回眸——苏天赐访谈录》,邬烈炎,20063

《我站在画布面前:苏天赐艺术百年回顾文献展》,南京艺术学院编,2022年。









春拍先览









西泠拍卖杭州总部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清吟街127号 

电话:0571-8789 6778

传真:0571-8781 2600 

Email: xlpm@xlysauc.com


上海办事处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36号 

电话:021-6433 8662

Email: shbsc@xlysauc.com 


北京办事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头条7号 

电话:010-8447 7279

传真:010-8447 6196

Email: bj@xlysauc.com


西泠印社(绍兴)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86号

(书圣故里尚德当铺内)

电话:0575-8509 8969

传真:0575-8509 8658

Email: sxgs@xlysauc.com




中国书画

电话:0571-8789 6769

传真:0571-8781 2600

Email: sh@xlysauc.com


中外名人信札手稿、摄影及电影艺术

电话:0571-8789 6779

传真:0571-8781 2600

Email: mrsjb@xlysauc.com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

电话:0571-8789 6876

传真:0571-8789 6760

Email: gj@xlysauc.com


名家篆刻及印石、珍品田黄、历代名砚

电话:0571-8788 6968

传真:0571-8789 6760

Email: yyb@xlysauc.com


古董珍玩、文房杂件、明清家具

电话:0571-8780 8098

传真:0571-8781 2600

Email: wwb@xlysauc.com


历代瓷器

电话:0571-8781 5077

传真:0571-8781 2600

Email: cq@xlysauc.com


紫砂及茶道具

电话:0571-8789 6793

传真:0571-8789 6760

Email: zsb@xlysauc.com


中国历代钱币

电话:0571-8789 6875

传真:0571-8789 6760

Email:  qbb@xlysauc.com


造像艺术

电话:0571-8789 6865

传真:0571-8789 6760

Email: ty@xlysauc.com


油画雕塑

电话:0571-8789 6760

传真:0571-8789 6760

Email: yhdsb@xlysauc.com


名家漫画插图连环画

电话:0571-8791 5989

传真:0571-8781 2600

Email: mhb@xlysauc.com


古代玉器、当代名家玉雕、

和田玉籽料原石、珠宝翡翠

电话:0571-8789 6698

传真:0571-8789 6760

Email: yd@xlysauc.com


名酒西洋

电话:0571-8789 6869

传真:0571-8789 6760

Email: mj@xlysauc.com




客服部

电话:0571-8781 2580

传真:0571-8781 2567

Email: kf@xlysauc.com


财务部

电话:0571-8780 8099

传真:0571-8781 2600

Email:  cwb@xlysauc.com


法务部

电话:0571-8789 6778

传真:0571-8781 2567

Email:fwb@xlysauc.com


文宣部

电话:0571-8789 6778(842)

传真:0571-8781 2567

Email: wx@xlysauc.com




|敬请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