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回顾一【非遗】



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今年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举行一系列活动,重点强调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如何明确自身角色,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




子主题(一)丨非遗



日前,正值“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展期,美术馆三楼展出戴敦邦先生的绘画作品,重点展出其《大闹天宫》系列画作,这些水墨画像不仅是对《西游记》经典形象的重释,更是与游戏美术中的天命人形象、影神图形成呼应,以深厚的传统功底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展现了中国传统国画叙事方式与现代审美逻辑的再创造。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戴敦邦艺术馆深度合作,共同策划组织戴老本人线上访谈、讲座“丹青问道:解码戴敦邦水墨《大闹天宫》”和跨界对谈“丹青无界:传统人物画的跨媒介转译场”。推动艺术与社会、传统与未来之间的边界,去探索更多维的艺术生命与文化表达。


5·18国际博物馆日“戴敦邦的丹青世界”主题系列活动视频



线上访谈视频

对话国画大师戴敦邦




Q1、您创作过许多孙悟空形象以及《西游记》相关画作,请问您为何热衷于悟空形象的绘制?


戴敦邦:在我的童年时代,就有我们中国动画的第一代老前辈——万籁鸣先生他们兄弟三个,他们制作了一部《西游记》动画片,当时的小男孩们崇拜得五体投地。另外,在那时我们中国戏曲舞台上西游题材的戏特别多像上海有盖叫天先生的大儿子张翼鹏、二儿子张二鹏他们都演出西游记影响很大,这是上海舞台的情况。在北方像北京郑家班也在演美猴王我受了这种影响也就对孙悟空更喜欢了。


孙悟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我们古典名著中延伸出如绘画作品等衍生文化艺术最多的就是《西游记》其中最热门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很多伟大的诗人写过孙悟空也歌颂孙悟空歌颂他不折不挠追求真理不怕魔怪的精神特别像“三白骨精”等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Q2、您绘制的美猴王形象深入人心,请您分享一下创作经历和令印象深刻的故事?


戴敦邦:过去,中央电视台《水浒传》摄制组邀请我参与设计水浒人物造型就在这个水浒热的当口北京有一位民营企业家他想拍一部有关西游的电影他们借鉴水浒电视剧的经验也要找一位专业人士为人物造型把关。老板请到我,于是我为全剧画了255个人物造型孙悟空的主角还有其他仙人仙童仙女以及魔王神怪。后来他们受到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邀请便把我的全部作品也带到法国展示效果杰出电影节主办方认为中国人把神话中的动物拟人化了,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再后来,资金运作上出现了亏欠,无疾而终设计的太上老君炼丹炉的图稿都丢在北影厂的大门外,包括服装等摄制组道具等,惨不忍睹现在大家看到我绘画的这套《大闹天宫》全部的人物造型也成了抵押品至今回不来


如今我的作品走进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我是非常高兴的、不论是游戏“黑神话:悟空”还是动画哪吒这代表了我民营企业得到时代的支持,而且走向了世界反响非凡





Q3、您的作品在“黑神铸炼”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现场展出,向观众展现了在历史中精彩的美猴王形象,作为绘制悟空的前辈,您如何看待“黑神话”游戏中主人公形象的创新?


戴敦邦:我觉得现在的制作团队很下功夫,做个游戏实属不易他们投入巨大的精力、财力,牵扯到人物造型布景设置、摄制手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大量剧情、对话需要编写文字脚本同时,还要让外国玩家接受。他们考虑得很周全,也很认真。我觉得也是将游戏做好,走向国际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所必备的态度

黑神话也得了游戏界方面的大奖这都是我们以前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在他们做到了,而且在争取国外更大的市场。在世界上讲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使外国人不论爱好者或者专业人士能够欣赏中国艺术应该说很是不容易




Q4、根据“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美术实践,您有什么话想对未来相关从业者说的?


戴敦邦:要讲好我们中国故事。“讲好”这个词要充分理解既要让外国观众接受又要把我们真正具有中国美的好东西展现给人家最根本的还要有主题、有故事内容要挖掘和表达人性最美的东西

黑悟空制作团队用到新的高科技的手段方法,与世界接轨,更会容易被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所欣赏接受那么我觉得,在时代的发展中我们也要守正创新用我们现代化的手法来创作以后可能还有哪吒、封神榜等等我想现在年轻从业者一定会考虑到,而且能做到更好。虽然我做不了,但是我对未来很有信心,看到这些还是非常高兴。






讲座

丹青问道:解码戴敦邦水墨《大闹天宫》














主讲人王悦阳作为戴敦邦先生的学生,以其深厚的理论学识和对戴老的深入了解,讲述戴敦邦与水墨《大闹天宫的》的渊源与创作经历。从中国第一代动画老前辈的影响到《西游记》动画影视化的过程,再到戴老博采众长的技法介绍,对比分析不同出处的齐天大圣造型,剖析其骨力节奏、设色赋彩与动势张力表达中如何诠释对孙悟空的英雄形象以及他所代表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夏商周致辞


观众现场图




圆桌对谈

丹青无界:传统人物画的跨媒介转译场



本次圆桌对谈嘉宾——游戏、出版、展览、美术领域相关从业者站在各自的专业立场,围绕戴敦邦艺术表现手法,探讨传统人物画如何在当代数字浪潮中打破载体桎梏重构叙事,立足当代文化语境共话传统艺术的“转译密码”,探索水墨人物的新生之路。


圆桌对谈嘉宾发言

现场观众提问互动


参与活动嘉宾合影





编辑丨金雪莹

审核丨夏商周 朱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