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参加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往返交通费、培训期间的食宿、学习费用均由项目主体承担。
项目背景
及特点
BACKGROUND & FEATURES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2024年中国美协主办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其中特别设立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展区,并于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新增数字艺术门类,这两项举措确立了数字艺术已成为代表我国艺术发展水平的新面向。在此背景下,培养真正具备艺术与科技交叉融合能力的高水平数字艺术领军人才,解决我国高校与企业相关人才队伍建设不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创作人才培训》项目响应以艺术带动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项目主体中央美术学院作为教育部唯一直属高等艺术院校,在教育、科研和服务国家重大艺术课题领域具备丰富的艺术与科技融合资源优势和经验,学校先后完成奥运会、冬奥会、冬残奥会、“伟大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情景史诗、“一带一路”峰会文艺晚会等国家重大文化项目中的数字艺术内容创制工作。此次艺术人才培训项目将邀请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大家、专家学者作为授课教师,以推进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的有机融合出发为导向,培养具有前瞻视野、跨学科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国家急需的交叉型新一代艺术创作领军人才,提升其文化数字传播和展现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能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数字艺术创新与发展贡献力量。
培训项目
简介
INTRODUCTION
【 项目简介 】
本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数字艺术创作模式创新,依托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交叉学科平台,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及智能科技企业的优质资源,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课程内容体系,面向全国范围的从业者开展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创作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分为研究教学、实践教学与融合应用三个阶段,通过“理论引导+实践操作”的方式,推动智能科技与艺术观念、文化表达、社会价值等多维融合,不仅激发数字艺术的创新潜能与实践价值,也拓展艺术创作的文化深度与社会参与性,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文化软实力提升、探讨科技伦理与跨学科融合发展提供新型人才支撑。
依托中央美术学院在国家重大文化项目中积累的数字艺术创作经验,构建高水平的教学与创作支持体系,强化学员的综合创作能力;
课程结构中课程实践占比超60%,由国内优秀数字艺术家与技术专家主导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项目转化;
在掌握智能设计工具的基础上,培养学员基于本土文化主题的跨媒介创作思维,完成具有展示价值的数字艺术作品。
【 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英文缩写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 项目主体单位简介 】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设有中国画学院、书法学院、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壁画系、造型学科基础部、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修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六个专业院系,并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每年招收中专生(附中)、专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各类进修生。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7525人,其中:本科生4522人,成人本科生103人,硕士研究生1411人,博士研究生408人,留学生165人,附中学生917人。学院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
本项目的执行团队来自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方向。该方向以交叉学科探索为路径,聚焦智能设计与数字艺术的融合,依托联合实验室创新机制,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跨学科创意实践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新兴艺术创作与研究经验,体现了当代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前沿水平。
【 项目合作单位简介 】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1988年,时为工艺美术系。2004年更名为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服务国家需要,以建设世界知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品牌为目标,大力推进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群的建设。学院坚持守正创新、设计赋能。在厚植学科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与现代性的艺术表达相结合、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相结合,为艺术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设计学院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四个本科专业,各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北京市高精尖重点建设学科,拥有设计、机械专业硕士学位,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设计学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重大突破,博士点申报取得历史性进展。
培训
安排
ARRANGEMENT
【 培训时间 】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申报协议书》的相关规定,培训总时长共70天,其中集中培训44天。
具体培训安排为:
开幕:2025年6月30日举行开班仪式
第一阶段: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30日集中授课,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研究教学
第二阶段:2025年7月31日—2025年8月12日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创作实践教学及融合应用教学
第三阶段:2025年8月13日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结课汇报及公开展览
【 项目实施地点 】
1. 授课地点:中央美术学院望京校区(7号教学楼设计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2. 考察地点: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北京)有限公司、阿里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3.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望京校区(7号教学楼设计学院)
【 课程设置 】
第一阶段: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研究教学
本阶段分为两部分,一是业内重要专家学者对智能设计与数字艺术融合领域的前沿概念与哲思的讲授,二是对国内领军智能科技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将智能设计前沿理论与艺术应用场景相结合,拓展学员艺术思考维度。
第二阶段: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创作实践教学
本阶段侧重于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践创作。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指导相结合,在这一阶段,学院将通过一系列国内优秀数字艺术家主导的实践课程,在开拓艺术视野,了解前沿艺术创作现状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数字艺术创作中。
第三阶段: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融合应用教学
本阶段是课程的深化与总结阶段,分为两部分,一是指导学员完成艺术创作与课程成果和展览。二是通过专题研讨拓展智能设计与数字艺术的应用边界,培养学员交叉学科的融合与应用思维。
《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创作人才培训》教学内容
【 成绩评定 】
成绩评定主要针对学员课业完成的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
出勤占30%;阶段创作(草图、创作方案、作品等)占20%;最终完成创作作品占30%;参加展览、作品发表、研讨会占20%。
经评定、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
【 师资力量 】
项目负责人:费俊
项目联络人:许洋洋、刘桂羽
部分培训教师(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按照姓名首字母排序):
【 培训成果展示 】
学员优秀作品将于2025年8月中旬在中央美术学院进行《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作品》展览。
【 学员管理 】
参训学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项目主体即时解除其参训资格,该学员不予结业,不发放结业证书:
培训期间发表违反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有损党和国家形象及其他有关意识形态方面问题的言论的;
严重违反项目主体制定的管理制度,经多次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
无故旷课1次,或出勤天数不足培训总时长90%的;
中期或结业考试、考核成绩不合格的;
其他不予结业的情形。
培训
对象
TRAINING TARGETS
【 培训对象遴选 】
本培训项目面向全国范围内对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领域感兴趣的人员进行招生,通过竞争择优入选学员40名。
学员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德才兼备,恪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学员年龄原则上不得超过45周岁。
学员报名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在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或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且成果较为突出的;
取得本专业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
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硕士研究生学历或连续从事本行业工作满10年以上,且有较大发展潜力的;
且必须满足:
能保证集中培训期间脱产学习(由所在单位或当地管理部门在报名表上盖章确认),无特殊情况不予批假。
【 招生范围 】
1. 高校中、青年教师;
2. 在业界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且成果较为突出的中、青年艺术与设计工作者;
3. 企业相关设计创意人员或科技研发人员等。
凡是具备上述条件的,经本人申请、单位推荐或专家推荐,皆可申报。
注:已参加过国家艺术基金同类项目的学员不再录取。
报名
事项
REGISTRATION
【 报名时间 】
招生简章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5月30日。
【 报名方式 】
报名人员须提交的材料:
1.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人才培训》报名表,文件名:01姓名+报名表(见附件1);
2. 本人身份证(正反两面)、最后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复印件、个人免冠标准照,文件名:02姓名+个人材料;
3. 经本人工作单位或相关机构开具的“同意脱产学习证明”盖章确认电子版,文件名:03姓名+脱产学习证明(见附件3);
4.能体现本人专业能力的优秀作品集,以pdf的格式发送(如有相关视频可附上链接在作品集中),文件大小不超过30MB,文件名:04姓名+作品集;
5. 其他支撑材料:如获奖证书、发表刊物、科研项目批文、论文等电子档,文件名:05姓名+支撑材料。
请于报名截止日期前将以上所有材料电子稿压缩包,以附件形式发送至电子邮箱:cafadigitalart2025@163.com。
压缩包名称格式:“XX省XX市XX单位+姓名+国家艺术基金报名”。
【 录取方式 】
报名截止后,培训领导小组按国家艺术基金相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核,根据报名情况综合评估、择优录取。
入选学员将以邮件、公众号平台方式发布并通知,发送录取通知后逾期未回复者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录取依次递补,未录取学员不再通知。
【 报到方式 】
报到时间:2025年6月29日(9:00-18:00)
报到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具体地点将在录取后通过邮件/短信告知)
其他要求
和注意事项
OTHERS
【 培训费用 】
招生简章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5月30日。
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参加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往返培训地点一次交通费、培训期间的食宿、学习费用均由项目主体承担。
关于交通费报销请参见附件2《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
【 注意事项 】
1. 报到时请携带身份证原件、近期一寸彩色证件照4张(照片背面签名)、相关证明材料原件(本人最后学历、学位证明、作品获奖证书及相关业绩材料等)、单位出具脱产证明原件(须加盖单位公章);
2. 双方本着诚信的原则,凡参加培训的学员,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招生简章的各项规定。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管理严格按照中央美术学院有关管理制度执行。
3. 项目执行单位对培训成果作品有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发布等使用和宣传权。本简章最终解释权归《数字艺术与智能设计创作型人才培训》项目组委会所有。
【 联系方式 】
咨询电话:
许老师 17190080115
刘老师 15510616303
咨询邮箱:
156154983@qq.com
283111956@qq.com
材料报送邮箱:
cafadigitalart2025@163.com
学院邮编:
100102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
附件下载
添加微信:MANAbusiness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优质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