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幅大师真迹!柯罗和印象派画作亮相湖博



报!我们又有新展啦:柯罗、雷诺阿、毕沙罗等艺术大师真迹画作,即将空降湖北省博物馆!


5月16日,“流动的调色板:从柯罗到印象派”展览将在北馆二楼临展厅开展。展览汇集法国兰斯美术馆的66幅真迹画作,是近五年来湖北省规模最大的西方油画真迹展。


展览画作为1867年至1907年间的法国艺术瑰宝,横跨巴比松画派、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三大艺术运动,带你解锁19世纪画家们的“反骨人生”和光影魔法。


初夏将至,一起跨越时空钻进19世纪的法国自然世界里,一键开启度假模式!





柯罗:

人生是旷野


0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传奇。聊起19世纪的法国著名画家,必然绕不开那个男人——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柳树边的船钓人》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作于约1870至1873年

布面油画

?《芒特(夜色)》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作于约1860至1865年间 布面油画



柯罗,19世纪的富家公子哥,AKA印象派的启蒙祖师爷、印象派先驱,梵高和莫奈的风格都曾受他启发。


1821年,25岁的柯罗开始学习绘画,师从新古典主义画家贝尔坦。新古典主义主张以古希腊、古罗马为范本,强调秩序、对称,背景常为极简风。


?《芒特(清晨)》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 作于1865至1868年间



在大部分画家还在画室里对着模特和静物反复打磨的时候,柯罗慢慢觉醒了“旷野基因”,成为最早倡导户外作画的画家之一。


1825年-1828年,柯罗首次赴意大利游学。在罗马等地区,他一边研习古典艺术,一边开启户外探索,逐渐迷上了大自然的光影变幻和真实质感。


?《春日的林间小径》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作于1860至1870年间布面油画

?《沼泽》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作于约1870年 布面油画

《春天·柳树林》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在多元的创作环境下,柯罗开始探索绘画更多可能性,玩上了“室内+户外”作画的艺术混搭风。


回到法国后,他把户外写生的鲜活素材带回了工作室。其作品既有新古典主义严谨构图,又兼备户外观察到的细腻光影和柔和色调。





这么近,那么美

周末去田野

02



《饮水槽》

西奥多·卢梭

布面油画

?《水塘》

西奥多·卢梭 | 作于1842至1843年间 布面油画



自19世纪30年代起,旷野的风吹到了巴黎,有更多同柯罗一样的年轻人走出了画室,扎进森林田野里作画。


位于巴黎南郊,枫丹白露森林边的巴比松村庄,就是众多风景画家们的户外写生基地。虽然画家们的风格技法不尽相同,但对户外写生的热情却如出一辙。因此后人将此类以自然写实的手法描绘乡村风景和田园生活的画家,称为“巴比松画派”



《橡树》

雅克-雷蒙·布拉斯卡萨

布面贴纸油画

?《牛群归来》

康斯坦·特鲁瓦永 | 作于1856年 布面油画


《收割者》

儒勒-雅克?韦拉萨特

作于1859年前

木板油画




拥有法国最古老的森林——枫丹白露森林边的巴比松村庄,堪称画家们的梦中情地。茂密的森林、波光粼粼的池塘,闪耀着自然的光彩。草地上牛羊正悠闲吃草、农民在收割稻草,一切都是鲜艳生动的。


在这个阶段,画家们化身自然生活的记录官。他们的画笔不再服务于历史故事里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农夫在田间劳作的身影、饮水的绵羊、渡船的景色,每一幅画作都带有生活的气息。


康斯坦·特鲁瓦永的风景画和动物画,被后人视作是19世纪法国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自然、土地和光线深深吸引着画家。在他的作品里,常能看到湿润的土地、秋日的树林以及暖煦的阳光。



?《瓦兹河畔》

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 | 作于1862年 木板油画

?《林中空地》

纳西斯·迪亚兹·德拉潘纳 | 作于约1870年 木板油画

?《晨曦》

亨利-约瑟夫·阿皮尼 | 作于1890年 布面油画


这些在巴比松攒下户外写生经验的画家们,后来仍带着在这里领悟到的光影艺术,游历于法国各地。


在一众画家中,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极其擅长以灵动笔触和丰富色彩表现水的光影变化,法国著名作家埃米尔·左拉曾称他是“真实描绘塞纳河畔与瓦兹河畔的杰出画家”。


出于对自然的热爱,多比尼曾在1857年定居于瓦兹河畔奥维尔,将一艘名为“波丹号”的平底船改造水上画室。别人是出门找灵感,他直接把灵感基地搬到了自然中,下笔皆为沉浸式创作????。





印象派

到底是什么感觉?


03


《香榭丽舍大街》

让-弗朗索瓦·拉法埃利

作于1902年 布面油画

《卢浮宫》

卡米耶·毕沙罗 | 作于1902年 布面油画



19世纪中期的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给美术领域发展按了快进键:利于户外出行的火车驶过各大城市,便携的管状颜料随时可挤出缤纷色彩。


这些新变革,让蠢蠢欲动的画家们得以脱离室内工作室,去到户外现场作画。



《风景》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作于约1890至1895年

木板贴纸油画

?《冬夜:贝特里库尔,兰斯近郊》

阿尔芒·盖里 |作于1894年 布面油画



?《遛狗的女人》

皮埃尔·博纳尔

作于约1906年 木板油画



克劳德?莫奈、奥古斯特?雷诺阿和卡米耶?毕沙罗等画家在此时乘上了时代顺风车,带着一身反骨自由创作、革新风景画艺术,形成新的艺术流派——印象派。


1874年,莫奈、雷诺阿、毕沙罗等一群不满官方沙龙束缚的年轻画家,自行组织了一场展览(后人将此视作第一届印象主义画展),展出了近4000件作品,《日出·印象》便在其中。


当时的评论家出于讥讽,借用莫奈作品中的“印象”一词,讽刺展览作品不算是完整的画作。没想到叛逆青年们反手就是一个拥抱,认为“印象派”的称呼恰到好处地概括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欣然接受这一名称,印象派因此得名。



?《红色海滩》

莫里斯·丹尼 | 可能作于1905年 木板油画

?《落日残阳(莫尔加)》

马克西姆·莫弗拉 | 作于1899年 布面油画

?《暮色中的维尔河谷》

亨利·马丁 作于1904年前 布面油画



印象派画家们喜欢在创作中捕捉瞬间的视觉印象,用明亮跳跃的色彩勾勒出自然界的意象


他们的画面中没有传统绘画里清晰线条和细致刻画,却充满着美感,也难怪网友们总是调侃:印象派画作常常越远越好看。



///


? 《诺曼底开花的苹果树》

古斯塔夫·卢瓦索 | 作于1903年 布面油画


在这个充满各种信息流、被KPI追着跑的时代,我们常常试图抓住某些难忘时刻,当作平淡生活中的调味剂。


早在120多年前,柯罗与一众印象派的画家们就是“古希腊掌管氛围感的神”,将转瞬即逝的美好景色,定格在画布上。


图片能传达出来的美是有限的,66幅真迹画作的顶级笔触,等你亲自品味。


以上皆为示意图,仅供参考


此外,展厅特别设计了“画中人”“枫丹白露森林”“莫奈的吉维尼花园”“梵高数字星月夜”等多处艺术装置,等你来博物馆“穿越”到19世纪法国艺术家的世界。


5月16日-8月17日,一起来湖北省博物馆,看流动的调色盘。



流动的调色板:从柯罗到印象派


?展览时间:

5月16日-8月17日


??展览地点:

湖北省博物馆北馆二楼临展厅


??票务信息:

详情请看评论区置顶留言




湖北省博物馆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

 

| 票价 |

参观免费,请提前至湖北省博物馆

官方微信、官网预约

观展请携带证件


| 湖博参观咨询电话 |

027-86716789

平日拨打时间:09:00-16:30

5月18日拨打时间:9:00-19:30

5月19日拨打时间:9:00-16:30



本宣传资料有效期至2025年5月



编辑 / 饭饭

设计 / 饭饭

资料支持 / 陈列部

审核 / 鲁黎、黄敏

终审/ 何广


湖北省博物馆出品,转载请留言联系


# 最期待在现场看到哪幅画?

你们要的亲手摸越王勾践剑、敲编钟,来了!

新展!你来了,相亲相爱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