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订单突破500万单,京东外卖凭什么?
无论是4月15日京东外卖单日订单量突破500万单,创下行业增速纪录;还是刘强东亲自送外卖登上热搜。
京东布局外卖领域的想法可追溯至2022年,当时京东零售CEO辛立军表示考虑进军外卖行业,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就看组建能力了。
抖音外卖后续收缩业务,本地生活服务目前以“到店业务的核销”为主;百度外卖曾以“白领高端市场”为卖点,但后续投入不大,也没有太大的水花,最后被饿了么收购了。
因此,京东外卖上线后,外界对这个生意能否成功的讨论还是很大的。
因为据交银国际证券数据显示,2024年已有的两大外卖平台共占据国内外卖市场98%的份额。
在行业已有领导品牌时,新品牌的建立肯定是要以“差异化”和“洞察”为基石的。
对于为何做外卖,京东集团SEC副主席、京东集团CEO许冉表示,京东做外卖最重要的是解决行业痛点、满足用户需求。
不少小伙伴应该发现了,京东最近更换了app的LOGO:
关于"品质堂食餐饮商家"的准入标准,京东外卖发布的审核流程体系:
其次,要求商家提供实体门店的全景及细节照片以确认实际经营场所;
在外卖后厨混乱的现状下,京东以“品质外卖”为洞察卖点,试图撬动市场。
京东外卖与头部餐饮品牌深度联动,如海底捞、星巴克、霸王茶姬等。
这些品牌餐饮已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品质形象,通过大牌品质与百亿低价的组合快速打开市场,建立消费者对平台的认知,帮助京东外卖建立“品质外卖”形象。
当然了,京东的“严苛”准入标准是优点,但短期内也存在一个缺点,商家品类增速慢,用户可选择性也会相应减少。
这两天,京东外卖最大的热闹还有——刘强东千亿总裁送外卖。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我还在想,这是不是段子,是不是撞脸?
送完外卖后,当天刘强东还与一众外卖骑手们吃了顿火锅。
刘强东作为京东创始人下场送外卖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老板IP的营销。其背后暗含三重传播逻辑:
首先,品牌创始人个人形象始终是与品牌紧密相连的,而刘强东从“商业巨擘”到“外卖小哥”的戏剧性反差,背后是"千亿总裁"下凡的社交话题,在互联网时代极具穿透力,往往能迅速吸引公众关注,营造商业事件,迅速提升品牌曝光度。
其次,相较于传统宣传方式,这种“总裁体验基层”的叙事模式,以真实可感的姿态参与服务中,既体现了对外卖骑手群体的价值尊重与认同,也是对用户“被重视感”的心理满足,拿捏了大众的情绪价值。
最后,《福布斯》研究显示,68%的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具有鲜明创始人形象的企业产品。之前雷军在造车时,说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虽然刘强东没说,但是向大众传递的是同样的情感——我们是认真的!将创始人形象与新品牌内核深度绑定,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信任背书。
往前人经验里取经。曾经,抖音进军外卖行业,最后却是收缩业务的很大原因之一是“?自建骑手团队缺失”与“即时配送运力不足”。
全职骑手享全额五险一金,含个人缴纳部分;兼职骑手享受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自由接单无限制。
过去不少外卖员因为到手工资减少,不愿意参加社保,而京东外卖直接承诺全部由京东承担。
前几天,京东外卖又发出了《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
除了向骑手们保证订单量和收入外,好家伙,怎么也没想到,还有一条是给骑手对象优先安排工作。
这一福利的提出,能提高骑手家庭的经济稳定性;同时也更紧密了京东与骑手之间的联系。
可以说,多数骑手都会有家庭供养的压力和养老压力,京东外卖将这一压力转化为平台间“骑手之争”的显性竞争力。
并且在公开信中,京东外卖还强调了“自今日起,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京东全部免费”。
虽说除了个别原因,很少有外卖订单能超时20分钟,但是这一条保证,却抓住了用户对订单超时的敏感度。
以“免费”为诱饵,将之前京东外卖延迟的平台风险转化为用户对品牌的信任。
从高喊外卖“品质”,到创始人亲自下场送外卖做IP,做营销,再到一系列骑手福利的推出,去抓住骑手群体,建立配送壁垒。
不过,京东外卖的野心和决心虽大,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至于京东外卖未来会发展的如何,咱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