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OpenAI拟收购谷歌浏览器,AI战火向深处蔓延



根据多篇海外媒体报道,2025年4月22日,在华盛顿举行的谷歌反垄断案庭审中,OpenAI的ChatGPT产品负责人尼克·特利作为司法部邀请的证人出庭作证。他在证词中明确表示:“如果法院最终裁定谷歌必须剥离Chrome浏览器以恢复市场竞争,OpenAI将认真考虑收购这一资产。”

    此言论一出,外界瞬间意识到:AI竞争的烽火,已烧向了互联网最基础的入口。

    浏览器:AI时代的“战略高地”

    浏览器曾是互联网世界的“无名英雄”,但如今它正成为AI军备竞赛的“兵家必争之地”。

    • 入口即权力
      Chrome浏览器占据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用户接触互联网的首要入口。谁能控制这个入口,谁就能主导信息分发的规则。
    • 数据闭环梦
      浏览器记录着用户的每一次点击、搜索和停留,这些数据是训练AI模型的“数字石油”。OpenAI若拿下Chrome,将直接掌握海量用户行为数据,彻底告别对第三方数据源的依赖。
    • 生态护城河
      谷歌通过Chrome与搜索、广告、云服务的深度绑定,构建起坚不可摧的生态壁垒。OpenAI若成功收购,相当于在谷歌的“心脏”插入一枚楔子。

    这一收购意向的浮出水面,与谷歌正在面临的反垄断危机密切相关。美国司法部指控谷歌通过Chrome和搜索业务的捆绑,垄断了在线广告和搜索市场,要求强制拆分Chrome和数字广告部门。若4月的庭审判决谷歌败诉,Chrome可能被强制剥离——而OpenAI已明确表示,它将是这场“入口拍卖”中最积极的买家。

    OpenAI的“阳谋”与“野心”

    OpenAI对浏览器的觊觎并非临时起意。

    • 自主造“船”的尝试
      早在去年,OpenAI便秘密招募了两位曾参与Chrome开发的核心工程师,计划打造一款集成ChatGPT的浏览器。其开发的NLWeb技术,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与网页互动,例如输入一句中文,浏览器会自动生成英文邮件并填充收件人信息。
    • 收购的“捷径效应”
      但自主开发浏览器需耗时数年,而收购Chrome能让OpenAI瞬间获得成熟的浏览器引擎、60%的市场份额以及谷歌多年积累的技术专利。更关键的是,Chrome内置的Gemini Nano模型(谷歌专为设备端设计的轻量化AI)可与ChatGPT形成互补,实现“云端+本地”的混合AI体验。

    OpenAI的野心不止于此。尼克·特利在庭审中透露,OpenAI曾请求谷歌开放搜索API以提升ChatGPT的实时性,但遭到拒绝。若收购成功,OpenAI将直接获取谷歌的搜索技术团队和专利,彻底打破这一壁垒。

    谷歌的“王冠”会掉落吗?

    对谷歌而言,Chrome是其帝国最璀璨的明珠。若被迫出售,后果堪称“灾难级”。

    • 广告帝国的崩塌
      Chrome是谷歌广告系统的核心载体,其精准的用户画像技术依赖浏览器的数据支持。失去Chrome,谷歌的广告收入可能缩水超30%。
    • 搜索霸权的松动
      Chrome与谷歌搜索的深度整合,是用户默认使用谷歌搜索的重要原因。若OpenAI将ChatGPT设为Chrome默认搜索引擎,用户习惯或将被彻底改写。
    • 技术人才的流失
      Chrome团队是谷歌最顶尖的工程师群体,若被OpenAI收编,谷歌在浏览器和AI领域的竞争力将遭受双重打击。

    但谷歌不会坐以待毙。一方面,它已对反垄断判决提起上诉,试图拖延Chrome被剥离的时间;另一方面,谷歌加速将AI能力融入Chrome,例如最新版本的Chrome已内置Gemini Nano模型,用户无需联网即可在本地生成文案、分析数据。

    AI战场的新“震中”

    浏览器争夺战,揭开了AI竞争的新篇章。

    • 微软的“边缘”行动
      作为OpenAI的盟友,微软已在Edge浏览器中深度整合Bing AI,允许用户通过侧边栏直接调用AI生成内容。若OpenAI收购Chrome,微软可能联手Mozilla等厂商,推出“反OpenAI联盟”。
    • 苹果的“闭环”焦虑
      苹果Safari浏览器在AI化上进展缓慢,若Chrome落入OpenAI之手,苹果可能被迫开放更多系统权限,允许第三方AI浏览器接入iOS生态。
    • 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明确表示,将严格审查OpenAI收购Chrome的反垄断风险。欧盟委员会(EC)也可能以“危害数据安全”为由,对交易设置重重障碍。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用户对隐私的担忧。若OpenAI通过Chrome获取用户浏览记录、搜索历史等数据,如何保证这些信息不被滥用?OpenAI需要向监管机构和用户证明:它不会成为下一个“数据霸权”。

    入口战争的终局猜想

    无论收购是否成功,这场围绕浏览器的争夺战都已深刻改变了科技行业的规则:

    • 入口即战场
      浏览器不再是单纯的上网工具,而是AI生态的“神经中枢”。
    • 数据即权力
      控制入口意味着控制数据,而数据是AI时代最宝贵的资源。
    • 监管即变量
      科技巨头的“联姻”将越来越频繁地受到政府干预,合规成本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当我们在Chrome地址栏输入一句中文,浏览器瞬间生成英文邮件时;当我们在Edge侧边栏轻点按钮,AI自动分析表格数据时——这些看似“魔法”的体验背后,是科技巨头对入口的疯狂争夺。而这场AI军备竞赛的终点,或许才刚刚开始。


    AI共创营,千人同群在线的实名制职场交流平台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