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第三届“典耀中华”阅读大会于广州大学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新知·新智·新质——共享新时代阅读之光”为主题,由粤港澳地区高校联合主办,吸引了全国数百名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及公益代表参与。毕业后公益团队作为全国唯一受邀的社会公益组织,携乡村教师代表共同亮相,分享乡村阅读推广经验,引发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更多请点击阅读原文。
阅读大会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创新模式:打造“金字塔”型诵读教育生态
为落实“1213”阅读模式,毕业后公益于2023年1月与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广州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搭建“公益+高校+媒体+乡村学校”协同网络,联合发起《乡村学校诵读教师骨干培训班公益课程》。项目以“经典润童心·书香伴我行”为核心,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张爱凤教授团队领衔,通过“三步走”策略深耕乡村诵读教育。培育 60+所乡村学校教师成为“诵读引路人”;带动 6000+乡村青少年 从“不敢开口”到斩获 50余项省市级赛事荣誉;学员实践作品 1200+个,相关报道累计阅读量突破 100万+人次,点击下方链接了解项目详情。
经由导师团队申报,以项目为课题研究的“‘春风化雨·公益+美育’乡村学校诵读引路人培训推广”课题项目成功获批,成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特色工作项目之一。
▲教育部语用司公示文件
现场之声:公益与教育的“光”与“热”
在大会主题对话《声景与心印——经典阅读焕新文化记忆》中,毕业后公益代表刘楠鑫先生和毕业后公益项目受益乡村教师代表徐艺红老师参与分享。
▲刘楠鑫先生在对话论坛中分享《关于‘经典浸润童心·乡村学校诵读教师骨干培训班’做法》
刘楠鑫先生以《关于‘经典浸润童心·乡村学校诵读教师骨干培训班’做法》为题,分享了毕业后公益创办初心、毕业后公益运营模式、“经典润童心”诵读引路人培育做法。
“我们团队多是曾受书籍滋养走出大山的乡村孩子,如今带着初心反哺家乡。”他介绍,项目通过“经典浸润童心”计划,系统提升教师诵读教学能力,并强调:“最大的收获不是奖项,而是师生自信心的蜕变——从低头沉默到声动四方。”
▲毕业后公益项目教师代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芸洲完全小学徐艺红老师在对话论坛中分享《以爱为光,照亮乡村诵读之路》
毕业后公益受益乡村教师代表徐艺红老师,分享了她的阅读推广经验。她以深夜家访为起点,表达了成为照亮孩子前行之光的愿景。在“经典润童心”诵读引路人课程中,系统参与诵读培训课程,从初级班到高级班,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并带领孩子们参与诵读,感受文字韵律之美。她创办《Y我们爱阅读》公众号,发表1186篇学生原创读后感;通过视频号发布567条阅读活动视频,记录亲子共读、阅读分享等场景,扩大影响力,以及组织的100余场读书分享会,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和家长们的阅读兴趣。
▲徐艺红老师创办《Y我们爱阅读》学生作品展示宣传矩阵
徐老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张爱凤教授团队的指导下,2024年指导乡村师生完成13个诵读作品录制,8个作品入围省级“诵读中国”复赛,实现地区零的突破。她还引领片区其他乡村教师共同成长,推动全民阅读。最后,徐老师呼吁社会关注乡村阅读教育,为孩子们捐赠书籍,提供教师培训机会,共同照亮乡村孩子前行的道路。
▲课程导师团队2024年赴芸洲完全小学暑期线下教学指导
最后徐艺红老师说道:“微光汇聚,终成星河。我衷心希望大家也能成为那束光,以爱为源,借阅读和诵读之力,助力乡村孩子驶向知识海洋。”
反响与展望:深耕诵读,步履不停
大会中,多位专家学者高度评价项目模式:“公益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经典阅读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服务,推出“经典诵读”系列配套课程等资源,惠及更多偏远地区师生。
▲团队与教师代表、组委会成员合影留念
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让经典之光照亮更多乡村,这份光的传递,需要你我共同参与,这个读书日,期待您与毕业后公益携手,为乡村孩子打开阅读之窗,助力文化薪火生生不息。
编辑|佳 晴
排版|佳 晴
审核|严远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