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镜头、做“苹”替,vivo X200 Ultra的超长板秘诀

去年年中,照例预测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IDC给了一个保守的数字——4%,这已经是连续两年下滑以来的最好成绩了。

IDC低估了智能手机这一波上升潮,两个月后推翻了自己,把数字上调到5.8%,结果最终实际是6.4%

量一起狂飙的还有高端机型(600美元以上价位),尤其在头部品牌高度集中的中国市场,IDC预测2025年其份额将历史性扩大至30.9%

不断扩张的数字,意味着智能手机厂商在科技树上点出来的新枝丫,开花结果了。今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迎来的「半代」旗舰上市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帷幕。

1

将用户需求置顶


2019年以后,面对不断被拉长的换机周期和肉眼可见的出货量天花板,智能手机厂商不约而同将目光对准了三条赛道:AI、折叠屏和影像。

这其中,AI和折叠屏代表着智能手机软、硬件形态的新进化,而影像则是一个品牌基本盘的保证。

过去,厂商们习惯用参数堆叠的方式做影像升级,一英寸大底和2亿像素早已是PPT常客,最近一个被堆叠的参数则是长焦。可即便参数上碾压同行媲美单反,但大多数用户上手还是拍不好照片——正应了那句话:配置没输过,体验没赢过

问题出在了一个可能你从未想过的地方——焦段

绝大多数机型的主摄焦段,集中在24mm(小部分为23mm:缺点是不够广也不够窄,还有难以避免的畸变问题。

究其原因,是人类视觉习惯的问题24mm所对应的视觉角度是84°,而人类视觉的中心聚焦角度大约只有60°。

各焦距所对应的视觉角度,24mm 处于 21mm 与 28mm 之间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将画面范围保证在视线的中央聚焦范围内,就可以得到一个更舒适的视角

24mm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焦段,能帮助大家拍出更好的照片,那就是35mm

在传统摄影中,35mm被称为「人文之眼」。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么是因为你离的不够近」(If your photographs arent good enoughyoure not close enough)。

诺曼底登陆奥马哈海滩 I 1944年 罗伯特·卡帕

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这副《诺曼底登陆》,当时的他躲在一辆被德军炸毁的美军坦克后面,颤抖着双手,用一台康泰时相机拍下了这一瞬间,而所用的正是35mm焦段的镜头。

到智能手机时代,能代表一个时代的iPhone 4s,主摄像头也是 35mm

24mm的历史原因则是厚度和更大CIS的妥协。如果要在厚度尽量不变的情况下,让光线铺满更大的CIS,只能修改焦段了。

在这样的矛盾中,绝大多数厂商给出了同样的方案:一英寸底+广角主摄。这样的方案持续多年,终于有厂商另辟蹊径,找了一条不同的路。

vivo在刚发布的X200 Ultra上,定制了一颗与人眼视角近似的35mm原生光学镜头。

其优势在于有很强的适应性:前进一步,可以排除画面周围多余的元素,使画面更加纯净;后退一步,又可以发挥广角优势,囊括更多景色。

也就是既能容纳环境信息的同时突出主体,也没有明显的畸变破坏真实感,完美契合「人与环境共生」的人文与纪实摄影理念。

vivo之前也不是没有厂商用过35mm焦段,iPhone就将其隐藏在了相机设置的二级菜单里(Pro机型)。至于35mm焦段并非主流,主要还是因为商业博弈。

长焦就是一个典型。

CIS尺寸与算法裁切的商业博弈下,长焦给了厂商打造差异化人设便利。但从体验层面来说,消费者其实要的不是50X数码变焦,而是35mm焦段下的一张朋友圈大片。

换句话说,长焦并非鸡肋,只是在成本上要优于打造主摄,毕竟一英寸IMX989模组成本≈3OV64B

此前智能手机厂商的普遍策略,是用单一镜头的长板抬高影像卖点,这也导致了主摄「一枝独秀」副摄「不堪大用」的体验割裂。

为了弥合这种割裂,vivo不仅启用35mm主摄,还做了同样基于蓝图×索尼LYT-81814mm蔡司超广角镜头基于HP9传感器的85mm蔡司APO超级长焦镜头II,通过三颗同代大底传感器,X200 Ultra真正让一机三摄都堪大用

过往体验割裂的背后未必是厂商没有察觉用户需求,可能是在成本和需求之间取舍。而vivoX200 Ultra上的突破,可能会将行业带入一个新的竞争阶段:

手机影像的技术趋势愈发朝实用主义倾斜;不再纠结参数,而是基于用户真实创作场景深度重构。

X200 Ultra的蔡司三大定焦大师镜头,一个明显的提升即非常契合有创作需求的人群——「V单」的昵称也由此而来。对比笨重且操作复杂的相机,X200 Ultra实现了一个设备中多重用途,不仅提升了创作的灵活性,还减少了携带多种镜头的负担。

2

“苹”替的隐喻


2024vivo在中国市场反超苹果,以17%的份额成为第一,出货量4930万台,同比增长11%。后者则以15%的份额位居第三,市场份额下滑17%

苹果的衰退很难精炼概括由哪些方面因素导致,但大体可归结为内忧和外困。

内忧是苹果被诟病的AI能力,且迟迟不能在中国市场落地。反观国产品牌这边,智能体、端侧应用基本已是百花齐放。等到今年上半年,AI手机的战争已经上升到芯片和算法。

在图像处理领域,CISCMOS图像传感器)因为一句「底大一级压死人」而变得家喻户晓,的作用相当于人类的视网膜,用来捕捉光线。而ISP,则是大脑皮层中对应视觉处理的部分,用于处理图像。

ISP对于图像改善的影响非常大,在同等CIS的条件下,好的ISP芯片对图像质量的改善空间可达10%15%

vivo为例,在X200 UltraX200s全新推出的AI影像芯片(VS1),是vivo首款前处理大算力AI ISP影像芯片,它与V3+后处理影像芯片组成了行业唯一的「影像双芯」,形成「RAW域前处理+ YUV后处理」的最优ISP整体架构。

X200 UltraX200s上还有诸如全链路AI虚化算法、AI天气变装等围绕影像的AI能力,其核心在于生成式AI对于智能手机场景的改造有很多,但端侧AI和云端AI的不同就在于,端侧可调用更多算力进行深层重构,其效果也要优于云端AI

比如vivo基于自研AIGC大模型的LivePhoto一键生成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将静态照片变为更能展现生命力的动态影像,带来更多惊喜玩法。

还有一个重点在于,相较端云都有的智能体交互,影像不仅是更接近日常的一个高频场景,也是端侧AI独有实用改变。

外困则是国产品牌对苹果生态的逐步瓦解与渗透。

“苹”替并非今天才有,而是一步步积累起来。比如vivo在跨苹果生态的协同上做得相对较早也更好,不仅支持查看苹果专属格式办公文件iPhone拍摄的 Live Photovivo办公套件为Mac定制了一套跨平台办公方案,可以直接实现与vivo X200 Pro mini的跨平台办公协同。

这背后推动力不难想到:减少用户逃离iPhone时要面对的体验与生态阻碍,从而撬动更多iPhone用户转投。

但本质上这也是一种用户导向创新,而vivo这次在X200 UltraX200s上,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导向。

新机上,vivo在行业内率先实现iPhone的电话/短信/通知/验证码跨设备、跨生态流转服务,同时兼容AirPods全系列跨设备畅听,支持多种跨生态设备查找、定位等功能。

通过「vivo互传」应用程序,还可实现与苹果设备、vivo设备间一碰互传实况照片、视频、文件,共享通讯录、日历和备忘录等功能,为跨生态换机或双持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丝滑流转体验。

“苹”替的本质,是消费者对“品牌溢价”与“实用价值”的重新权衡。苹果用户忠诚度虽高,但面对安卓机型在硬件、本地化功能(如AI影像算法、跨屏互联)的快速迭代,换机决策正趋于理性。

“苹替”现象并非单纯的价格战,而是安卓厂商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快速响应。当“花更少钱买更好体验”成为共识,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终将回归本质:用产品说话。

而如果苹果继续以60Hz屏幕、慢充等配置区隔产品线,或将加速中高端用户流向安卓阵营。

3

尾声


对于智能手机这样一个高度集中又成熟的市场,任何创新面临的困难都是指数级的。不仅仅因为用户规模和习惯,也因为在尺寸、性能、算力、续航等严苛要求下,技术创新的成本居高不下。

这可能是导致行业过于谨慎的原因之一,但不能是阻碍。

今天国产品牌在AI、影像上的创新,从实际来看已经摆脱了单纯效仿硬件的弊端,而是从底层逻辑入手,根据用户导向反推功能迭代——vivo的首颗自研独立ISP芯片V1早在2019X70 Pro+上就推出

这种从模仿到超越的爽文故事,看的时候热血澎湃,但也要想到每一个爽文主角的精神内核,不是运气爆棚,而是纯净内心。

换到智能手机,就是创新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要基于用户体验做切实升维。

X200 UltraX200svivo用了相机平替的思路做影像能力升维。平替的终极效果是满足大众场景下的极致需求,比如用高算力影像处理芯片带来的先进计算让画质更上一层楼;vivoX200 Ultra上重构了快门键,通过精准识别不同力度和速度的按压、滑动动作,实现类似相机的快门和拨轮操作;甚至为更专业人群准备了第四颗镜头——与蔡司联合设计2.35倍长焦增距镜,可通过镜头转接环与85mm蔡司APO超级长焦镜头实现硬连接,将原生长焦焦段升级至200mm

在这之外,对AIGC的技术沉淀和应用,vivo这次也一股脑放出了很多真东西:LivePhoto一键生成、AI天气变装AI防诈盾牌,也包括空间影像,vivo在今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上首次展示了vivo Vision混合现实头显设备,以观看X200 Ultra拍摄的空间影像作品。

过去二十年,国产手机品牌从山寨到山峰,从跟随到创新,如今智能手机高端局已然开打,同样给国产品牌带来了全新的考卷,vivo已经率先作答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解码Decode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合作、转载请添加微信:wangxinyu11011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