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马仕如何管理丝绸供应链?|华丽志丝绸文化专栏

「华丽志丝绸文化专栏」往期精彩文章:

在上周发布的《华丽志》「丝绸文化专栏」的最新一篇中,我们对法国奢侈品巨头爱马仕(Hermès)1937年出品的第一条丝巾进行了溯源调研(链接)。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步步深入,挖掘了更多关于爱马仕丝绸产品的幕后细节。从中不难看出,一块享誉全球的爱马仕丝绸方巾背后,是环环相扣的顶级供应链 —— 从原材料、到制作工艺和生产流程,都经过了近百年的悉心打磨,处于爱马仕的严格管理之下,主要涉及以下环节和企业:
  • 生丝供应:巴西 Bratac 公司
  • 面料织造:法国大朗镇(Le Grand-Lemps)的 Tissages Perrin 公司
  • 丝巾制作:里昂及周边的爱马仕自有工厂和工坊
 
生丝供应:巴西唯一的缫丝生产商 Bratac
根据巴西 《圣保罗州报》的报道,2009年,时任爱马仕首席执行官的 Patrick Thomas 在圣保罗出席巴西首店的开业仪式时,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巴西丝的喜爱,称“巴西丝是最好的”
爱马仕官网上一份由英国剑桥大学于2020年撰写的报告《爱马仕的丝绸供应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披露,“爱马仕一直通过当地合作伙伴从巴西巴拉那州(Paraná)的小农户那里采购蚕茧”。
上图:Bratec 生丝
通过查阅爱马仕公司历年通用注册文件(Universal Registration Document),《华丽志》发现:这个当地合作伙伴,就是巴西目前仅存的唯一一家缫丝厂商——Bratac 公司。据《福布斯巴西》2016年报道,自 2006年起,爱马仕只使用 Bratac 生产的丝线来制作其丝巾产品。
根据官网,2010年以来,Bratac 是西半球唯一一家能工业化生产天然丝线的制造商,目前在巴拉那州隆德里纳和圣保罗州巴斯托斯设有两家工厂。公司深度参与蚕丝制造的各个关联环节,包括品种性状保护、蚕种生产、“公司+农户”模式的桑树种植、养蚕制茧、缫丝、捻丝等等。
Bratac直接雇佣员工及蚕桑技术人员1000余人,合作蚕桑户1700余户,年产丝线约300吨,主要为6A级品质
在巴西,养蚕主要在小型家庭农场进行。通过与与当地养蚕农户签订合同,Bratac 会参与蚕养殖的各个阶段,及时跟踪蚕茧生产进度,和农户密切沟通,提供完备技术支持,以确保最终产出的丝线的最佳品质。
Bratac 堪称巴西桑蚕产业的“元老企业”。
据中国《蚕业科学》期刊,桑蚕大约在19世纪初传入巴西,但巴西桑蚕业是在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移民的大力推动下才真正发展起来的。Bratac 正是由日本移民天野健二于1940年在巴西巴斯托斯创立,迄今已传承至家族第三代。鼎盛时期,巴西本土有15家像 Bratac 这样的蚕丝制造商,但此后国际市场茧丝业低迷,大多数企业纷纷退出。

上图:1953年,Bratac 为巴西引进第一台全自动纺纱机

据巴西农业和畜牧业联合会官网,巴西如今是全球第主要生丝生产国之一,其丝绸生产主要集中在南部的巴拉那州 (83%)、圣保罗州 (12%) 和南马托格罗索州 (5%)。得益于优越的气候条件、加上土壤护理、幼虫基因改良等技术的支持,巴西产茧具备优良的品质,茧丝平均长度可达1200米,色泽更白、断裂少、触感柔和
巴西与中国,作为东西方两个重要蚕丝大国,近年来交流往来密切。2024年中巴建交50周年之际,Bratac 公司就派高管代表团到中国四川、杭州、广西等丝绸产区实地考察交流。《中国日报》在报道中将巴西描述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拉美延伸的重要支点”。
 
面料织造:法国五代传承的家族企业 Perrin
爱马仕公司2019年通用注册文件显示,负责品牌丝织品织造加工的是法国领先的织造厂 Tissages Perrin。Tissages Perrin 隶属于法国纺织集团 Perrin & Fils(简称Perrin集团),后者专门从事丝绸和其他高级纺织品(诸如斜纹布、羊绒、天鹅绒等)的织造。
自1989年以来,爱马仕一直是 Perrin集团的股东,早期持股曾高达约60%,后逐步减持。爱马仕2022年通用注册文件披露“爱马仕纺织控股公司持有 Perrin & Fils  40%股权”。
Perrin 集团创始于1929年。早在19世纪,创始人 Alexandre Perrin 在法国北伊泽尔省(Nord-Isère)从事纺织工作,他的儿子Eugène 受父亲影响,对天然丝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9年从美国归来后,Eugène 就在伊泽尔省的大朗镇创办了 Tissages Perrin 工厂,将丝绸面料织造逐步拓展至内衣、泳装、家居装饰、以及高端成衣和配饰等领域。
据法国《Le monde 世界报》2012年报道,法国每年80%的进口丝线皆由 Perrin 集团负责织造。
目前,Perrin 集团旗下业务主要包含两大块,分别是:
  • 专注丝绸面料织造的 Tissages Perrin。该工厂大约有 60 台织机,占地 8100 平方米,约100名员工,每年生产约 200 万米面料;
  • 集团在2022年最新拓展——Alpasoie工厂,位于伊泽尔省的Apprieu 镇(距离大朗镇约5公里)。Alpasoie专注为既有高端客户提供从单件到小批量生产的配饰,如丝带、发带等,提供定制服务,包括与客户合作开发原型,然后进行生产。
Perrin 集团如今已传承至家族第五代。Jean-Laurent Perrin 现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下图左),与兄弟 Jean-Hugues Perrin(下图中) 和堂兄弟 Sébastien Perrin(下图右) 共同管理公司。

丝巾制作:里昂及周边的爱马仕自有工厂和工坊
制作一条爱马仕丝巾,需要经历设计、制版、丝网印刷、染色、手工卷边等多项复杂的工序,这些工序都是在“欧洲丝绸之都” ——法国里昂及周边的爱马仕自有工厂和工坊完成的。
据中国一带一路官网回顾,里昂是古代丝绸之路在西方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丝绸产品在欧洲的集散中心。1536年,里昂设立了第一家丝绸纺织作坊,当地的丝绸工业由此蒸蒸日上。到17和18世纪,里昂已成为欧洲最重要的丝绸产地之一。19世纪,丝绸成为里昂城市经济财富的基础,占其工业比重的3/4。
2001年,爱马仕成立 Hermès Textile Holding(爱马仕纺织控股公司),旨在整合集团旗下所有纺织子公司,覆盖服装制造、织造、制版、染色等各个环节。爱马仕纺织控股公司旗下涉及丝巾制作的工坊大多位于里昂或里昂附近,包括:
  • Ateliers AS
早在1980年代,爱马仕收购了位于里昂南部的 Pierre-Bénite 市镇的 Ateliers AS 工坊,后者专门从事丝巾、领带等配饰的平板印刷,在2001年被整合至爱马仕纺织控股公司旗下。
此外,Pierre-Bénite 也是爱马仕纺织控股公司总部、爱马仕纺织品生产基地所在地。据爱马仕官网的生产详情披露,爱马仕所有丝质产品(尤其是领带和围巾)都是机织织物,由位于法国里昂地区的工厂印染。2023年7月,爱马仕还宣布对位于 Pierre-Bénite 的老厂区进行扩建,以提高其丝巾产能。
  • SIEGL
2003年,爱马仕纺织控股公司从上文提到的 Perrin 集团手中,收购了织物印花厂 SIEGL。该厂始于1957年,所在地大朗镇距离爱马仕里昂丝绸工坊约一小时车程,在爱马仕方巾制造过程中负责图案印花。
  • Gandit
位于里昂郊外 Bourgoin-Jallieu 市镇的图案制版工坊 Gandit 自2004起隶属于爱马仕旗下,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负责爱马仕丝巾的制版工作。
一条爱马仕丝巾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成品,大约需耗时两年。爱马仕拥有一支50多位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和插画家团队,负责图案设计。手绘设计出来后,便交由工匠们使用绘图板和触控笔,逐笔描摹,将其输入至图像编辑软件中,这一过程极其耗时,平均每款设计需要超600小时,部分复杂图案甚至要数千小时。
紧接着,便进入到图层颜色分析和丝网印刷需要的刻版准备阶段,一种颜色对应一种刻版,比如一款经典的爱马仕丝巾包含48种颜色,便需要制作48种刻版;刻版全部完成后再使用丝网印刷逐层着色,每次只能印刷一种颜色,先从轮廓开始,然后做填充。
印刷完成后,每幅丝绸还要经过固色、清洗、晾干等步骤后,最终交由工匠进行手工卷边处理,这也是爱马仕丝巾最后一道标志性工艺——用手工将边缘从外向内精细卷起,再用丝线手工缝合,让边角呈现90度直角。

关于华丽志丝绸文化事业部
2025年3月,华丽志正式成立丝绸文化事业部,聚力推广中国丝绸文化,让更多业内高端读者真正了解中国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潜力,共同探讨和促进中国丝绸产业的焕新和现代化进程。
除了持续产出原创优质内容外,华丽志还将发起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化与产业活动,包括溯源之旅、论坛和工作坊、文化艺术展览等等。根据第一性原理,走向丝绸的源头,从文化到商业,从材料到工艺,从历史到现在,从中国到海外,融会贯通全产业链,挖掘丝绸文化和工艺的精华,用全新的视角展开解读和传播。
华丽志丝绸文化事业部联络邮箱:silk@luxe.co

丨图片来源:爱马仕官网、 Hermès Textile Holding 官网、Bratac 官网、Tissages Perrin 官网、TOPVIEW

丨责任编辑:Esther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爱马仕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