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journey携V7王者归来!未来两个月将持续更新

还记得当年第一次用 Midjourney 生成图片时的惊艳吗?现在,它又一次刷新了我们的想象。

昨天,Midjourney 正式发布了 V7 版本,虽说目前仍处于 Alpha 测试阶段,但从已有的功能来看,这次它不只是变聪明了,还变“通人性”了。

1

 从“打字画图”到“张嘴就来”,MJ终于听得懂人话了

在 V7 中,最抢眼的莫过于全新的“草图模式”(Draft Mode)

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优化,更像是一种使用方式的转变:你不再需要反复打字调 prompt,只要打开麦克风,说一句“把猫换成猫头鹰”,它就能立马理解并重新生成图像。而且,它真的听得懂中文。

这波操作,像不像拥有了一个会画画的朋友,而且你只要动动嘴,它就能帮你实现脑海里的画面。

草图模式不止语音输入那么简单,它还支持“实时指令编辑”,比如你说“改成夜景”“更暗一点”“多一点细节”,它就立马调整,而且生成速度是原来的 10 倍,成本也只有一半。

当然,这种模式下生成的图像分辨率会稍微低一些,但只要你满意草图的方向,后续可以通过“增强”功能来让它变得高清、精致。

2

 更懂你,更像你:个性化模型默认开启

过去,你可能需要费劲打磨 prompt 来接近自己的风格。现在,Midjourney V7 直接把“个性化”安排上了。

启动 V7 模型前,你需要先完成一项看起来有点像“视觉偏好测试”的步骤:给大约 200 组图片打分,选出你更喜欢的风格和图像。这些选择将训练出一个专属于你的“视觉档案”,以后每次生成图像,AI 都会参考你的喜好,精准输出。

这相当于让 AI 成为了你的“风格助理”,而且是那种了解你审美、会默契配合的那种。

3

 更强的细节控制,更稳的结构表现

在图像生成上,Midjourney V7 不再只是“美”,而是向“真实”靠近了一大步。

V7 大幅提升了图像的连贯性和复杂元素的表达能力。过去 AI 最容易翻车的“手部细节”在 V7 中变得自然了很多——再也不是那种一只手长八根手指的畸形风格了。

同时,人物结构、物体边界、纹理质感也都实现了明显跃升,生成的画面整体更加和谐、真实、有层次。

下面我们欣赏一波V7模型的创作:

4

 架构大换血:不是修补,而是重塑

Midjourney 创始人大卫·霍尔茨(David Holz)透露,V7 是基于“全新架构”开发的。这不是 V6 的小修小补,而是一场从底层到数据集都彻底革新的升级。

这一代模型对提示词的理解更深刻,图像生成逻辑也更加智能。不仅支持文本 prompt,还结合语音、图像等多模态输入,让人机协作真正变得“像对话一样自然”。

而从公司层面来看,Midjourney 也正加速向更大的方向扩张:不仅组建了专门的硬件团队,还在训练视频生成和 3D 对象模型。目标很明确——不仅是画图,更是全面切入多媒体创作领域

V7 的发布,不只是一次功能叠加,更像是一次从“工具”向“伙伴”的转变。你不再只是使用它,而是和它“协作”;它也不只是执行命令,而是在理解你的创意。

未来两个月,Midjourney 承诺将每隔 1-2 周持续推送新功能,预计包括全新的角色参考系统、图像放大、重新纹理等功能。这意味着,V7 并不是“发布即巅峰”,而是“持续进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