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为主,他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人物与自然,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也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之一。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米勒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米勒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都是最合适的。”
米勒在巴比松创作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 。以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和《晚钟》等名作。
休息的收割者(1851年-1853年),油彩、画布,67.3×119.7 cm
为了创作这件作品,米勒反复进行人物画像的练习素描来确定整体的构图,他的这种方法是在德拉罗什的教室里学会的,这是学院的画家们创作大型历史画时的重要制作程序。据说米勒被米开朗基罗所吸引,从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那里学习了强壮的裸体表现,在这部作品中也留下了裸体习作,但是在完成作品中并没有裸体出现。
从最右边双手捂着脸的男人开始,变换各种姿势和表情的人群与从左边登场的波阿斯介绍路兹的两个人物群像与另一边的人物群像互相碰撞,将左右的人物群连在一起以吸引观者视线。背景左边是远处灰朦朦的天空,但占大部分画面的稻草堆像屏风一样遮住了画面,使空间变浅。前景人物以圆点状排列的构图在17世纪的法国绘画中很常见,米勒崇拜17世纪活跃在意大利的法国画家尼古拉布桑(1594-1665),在桑西耶的传记中也提到了这一点,米勒是在卢浮宫向17世纪的画家们学习到了这种空间构成的方式。
|
﹡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公众号,您即可拥有一个持续更新的艺术资料库。
|
|||
岩彩画 | 日本画 | 油画 | 版画 |
丙烯 | 素描 | 绘本插画 | 陶瓷陶艺 |
人物画 | 风景画 | 花鸟画 | 静物画 |
抽象画 | 工笔画 | 物语绘 |
支持艺术博主,请点赞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