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历博开展“乐龄时光 博物致知”文化活动



2025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在新春的喜庆中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陕历博”)带领乐龄志愿者走进秦汉馆“连珠合璧重光来——全国博物馆教育成果邀请展”开展“乐龄时光 博物致知”文化活动,同时也拉开了新一年度文化活动的序幕。陕历博志愿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乐龄志愿者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该展览紧扣博物馆教育主题,系统梳理过去十年我国博物馆社会教育发展进程,是国内首个全国性博物馆教育成果邀请展。在展厅里,从图片展出、实物陈列、音频视频、数字展示、互动体验、疗愈空间和文化创意等多重方式清晰地展示了我国新时代博物馆教育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重要成果。最吸引乐龄志愿者的是志愿者工作展示区,这里陈列了近10年来我国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各种证件、活动资料、签到本、培训手册,志愿者马甲等珍贵物品,它们见证了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事业的成长与壮大,这些物品不仅记录了志愿者们的工作历程,更展现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执着与坚守。




在参观过程中,乐龄志愿者们更是被这些展品深深吸引,他们或驻足观看展板上的文字与图片,或轻声交流着彼此的感受与体会。他们本身就是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亲历者,而此刻站在这些充满回忆的展品面前,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身影和那些难忘的服务瞬间。对于他们来说,每一件陈列品都像是一个故事的缩影,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和个人成长的足迹。乐龄志愿者周老师停在了一张老照片前,那是10年前的一次活动开幕式的合影。她指着照片中的某个人对身旁的朋友说:“看,那就是我,那时候我还很年轻呢!”她的话语中带着些许自豪,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志愿者李老师则被游客留言本吸引住了目光,他仔细观看着留言内容感叹道“每一次观众对我们的鼓励,都是我们继续这份志愿服务工作的最大动力。”


参观完展览后,乐龄志愿者们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感动。纷纷围坐在一起,开始交流起他们作为志愿者的经历和感受。有人谈到了如何引导孩子们了解历史文物的重要性;有人分享了与游客互动时的趣事;还有人讲述了他们在培训中学习到的新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本次“乐龄时光 博物致知”文化活动的开展,陕历博也正式启动了本年度的“陕历博里享受乐龄时光”志愿服务项目。此项目将贯穿全年,持续为乐龄朋友带来别样的博物馆文化体验。


供稿:社会教育部
审核:呼啸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一)——从“头”说起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二)——脂泽粉黛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三)——大唐遗宝

《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四)——粟特风情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五)——云想衣裳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六)——熠熠铜镜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七)——长安娱乐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八)——玉盘珍馐

彩陶|跟着祖先学制陶,教你称霸陶艺室

彩陶|人面鱼纹盆 子非鱼,却知鱼之乐

玉杂 | 小棍棍的数学大智慧“问君能有几多筹”

金银|唐朝银饼饼的自述,请叫我富贵儿~

青铜 |来自西周的关爱提示:勤洗手 少生病

玉杂|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水晶多曲长杯

杂器| 理科钢铁直男的爆款数学课,速来围观

壁画|您的好友唐墓壁画邀请您:像爱护文物一样爱护动物

金银|穿越千年的绝美头饰

玉杂|隋唐玻璃器:愿你通透 纯净 无瑕

金银|从秦公一号大墓金器一组浅谈秦国金器

青铜 | 龙的自述

青铜|函皇父鼎: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青铜器

青铜器|带你走近秦国的“大橙武”——青铜剑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