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电影放映,一次跨国交流
近日,在北京电影学院标放
放映了这样一部影片
它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隔阂
是日本电影史上的经典
更是全人类共通情感的映射
它就是由日本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高仓健领衔主演的经典影片
《幸福的黄手帕》
12月17日
《幸福的黄手帕》展映及交流——
高仓健逝世10周年纪念活动
在北京电影学院海淀校区举行
活动现场,观众重温了这部经典电影
在光影交错中感受两国文化交流
领略这位日本电影标志性人物的
风采与成就
今年6月,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先生到访北京电影学院,与扈强院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商定了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高仓健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暨艺术创作回顾活动。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电影学院与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共同主办。
在活动开始前,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党委常委、副院长俞剑红,电影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李苒等热情接待了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主任野田昭彦等来宾。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跨文化交流的有益实践。她指出,高仓健先生是日本电影标志性人物,为世界电影艺术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高仓健先生与北京电影学院情谊深厚,1986年和2006年两次来访,进行了座谈、影片拍摄,还担任了客座教授,有力推动了中日电影文化交流。电影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是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国文化交流。
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在致辞中回顾了高仓健先生与中国深厚的渊源。他表示,高仓健先生已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他主演的《追捕》当时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期待高仓健先生的作品能够继续为中日两国观众带来感动,促进更多文化交流与合作。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野田昭彦表示,高仓健是全球知名的日本代表性演员,在电影中的精彩表现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他以自己因喜爱中国电影进而关注中国文化,并投身文化交流工作为例,阐述了电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野田昭彦先生还谈到高仓健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并表示自己将继续努力,推动中日交流事业。
此次活动由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俞剑红主持,他表示高仓健先生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日本电影人之一,在近六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并在银幕内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电影学院始终注重通过电影这一媒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未来也会在此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活动现场播放了由高仓健先生故乡福冈县北九州高仓健影迷会提供的珍贵照片制作而成的人生影集,带领观众走进高仓健先生的光影世界。随后,我校领导和来宾与现场观众一起合影留念,并观看了影片《幸福的黄手帕》。
影片放映结束后,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支菲娜教授主持的对谈环节正式展开。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郑雅玲教授和来自松竹株式会社的佐藤究先生围绕对于高仓健作品观影感受、其创作经历和中日电影文化交流互鉴等话题展开对话,深入探讨了高仓健先生的艺术人生及其时代影响。
郑雅玲教授说到,高仓健先生的多部作品,如《追捕》《幸福的黄手帕》,都在1978年最早引进中国的外国电影之列。彼时中日电影和电影人已然呈现出的不同风貌,给予许多年轻人激励并为她们未来的电影人生带去深远影响。而高产的高仓健先生,也通过他塑造的银幕硬汉形象及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的敬业精神和低调亲和,感动着合作的中日电影人和观众。
佐藤究先生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将高仓健先生认为是拥有可以跨越时代和国别的电影主题的这样一部作品带给大家。他提及参演本片的演员武田铁矢曾表示,高仓健先生就像是“一道日本的风景”,希望大家未来有机会欣赏更多的“风景”。佐藤先生还带来了未能到场的本片导演山田洋次的问候:“在2016年到访北京电影学院时我就惊讶于学生们的热情与能量。希望今天在座各位可以带着对前辈电影人的想象,欣赏这部47年前的作品。我衷心祝愿中国电影蒸蒸日上!”
在对话中,三位老师不仅分享了诸多关于高仓健先生的珍贵回忆与见解,还强调了电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带着依依不舍之情,本次活动在嘉宾们的热烈分享中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和认可,观众对影片和活动安排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日互为近邻,同为亚洲和世界重要国家,在文化与电影艺术领域有着诸多相互学习交流的空间。此次活动,正是积极响应深化拓展两国人文交流、促进青年一代相互了解的有益实践。本次放映不仅是一次电影欣赏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和艺术的深度对话。希望以两国电影文化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深中日两国在电影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高仓健与北影
高仓健是日本影坛久负盛名的表演艺术家
被公认为亚洲电影史上卓越的
银幕形象塑造者与演技典范
他曾两次来访北京电影学院担任客座教授
有力推动了中日电影文化交流
他以冷峻的气质与细腻的情感
诠释角色灵魂深处的坚韧与温情
用行动勾勒出一部部
震撼人心的电影长卷
北影与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深厚缘分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跨越国界的追思
更是对往昔情谊延续的见证
在他离去的第十个年头
我们诚邀大家一同走进这段
充满回忆与敬意的旅程
高仓健和中国的缘分,除了1978年在大陆上映时风靡一时的电影《追捕》和2005年参演我校知名校友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千里走单骑》,他和北京电影学院还有一段特殊的缘分。
1986年,高仓健随团第一次访问中国大陆时,便主动要求前来北影参观。在后来的一次访谈中,他回忆说,当时他对所有的东西感到新鲜,还和学院教师们一起包饺子,记忆特别深刻。2006年,再次访问北影的高仓健应邀出任该院客座教授。当时,由他主演的《千里走单骑》正在热映中,和年轻的北影学子分享他对于艺术、人生的感悟。今天,让我们再次回顾高仓健和北影年轻人交流时的观点。
“那你如何面对挫折和低谷??
“对于生活中的挫折问题,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对待。我们有挫折,同时也证明你年轻。因为你年轻所以你才遇到困难和挫折,你在困难和挫折中得到锻炼。所以说,无论在你沉迷的时候,还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首先要对自己说我还年轻,这样你就有信心战胜这个困难,我坚信。”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演员?
“你们中有多少人希望自己以后成为一名演员?我进入表演培训的第一节课,要求我表演一段哑剧,场景是当你身处正在着火的房间里的反应。当时我连哑剧是什么都不知道,于是我只能傻站在那里跟老师说,我不会演。在后来的古典芭蕾、日本舞蹈等课上我就成为了同学们的取笑对象。老师对我说,高仓健你根本不适合当演员。可是我坚持了下来,而且一干就是50年。人生中有太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演员,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放弃。”
您对电影学院的在校生有什么建议么?
“我的感受是,人生会发生什么样事情, 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能预测的。但是,一点非常重要的是,我们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我们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把我们的梦想变成更大的希望。因为年轻时属于你们的,青春是属于你们的,所以希望你们要有远大的梦想和志向。”
--北京电影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 | 电影国际传播中心
撰稿 | 吴贝雅、吕昕羽、龚子涵、徐亦婷
图片 | 吴宇飞、陈振鸿
编审 | 丁幼晗、肖佳德、李晓丹、王碧鹤
审核 | 李 苒
编辑 | 王 涵
责编 | 萧 雪 雷京飞
主管 | 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