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会】全球化时代——如何观看绘画


论会 | 全球化时代——如何观看绘画

2024年12月14日 15:00

何多苓美术馆
(成都蓝顶当代艺术基地3期75栋)

【主持人】

李国华

【参与嘉宾】

吕澎、何多苓、蓝庆伟
张钊瀛、林文、刘媛媛、王一龙



【参与方式】

参与活动请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预约。


【特别提醒】

· 报名成功后,请于活动当日14:30—14:50入场,配合工作人员查验报名信息签到入场。为保证活动质量,活动开始后谢绝入场,请大家合理安排时间。

· 由于场馆造型设计,出于安全考虑,谢绝12岁以下儿童入场。如若儿童入场,出现安全事故,责任自负,谢谢配合。





【主持人】李国华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从事艺术批评、艺术家研究、展览策划、,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著有《当代艺术四十年》、《改造水墨》、《20世纪中国艺术编年史》、《张晓刚文集》、《21世纪中国艺术简史:2000-2018》、《新绘画:1990—2010》、《中国当代绘画史:1978—2020》等。参与策划的主要展览活动有: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无界:中国青年艺术展”;南京金陵美术馆“改造水墨——历史的新语境”;韩国首尔中国文化中心“笔墨延异——青年观念水墨展”;北京art100画廊“绘画在当下——当代绘画艺术邀请展”;成都安仁“安仁双年展平行展”;银川美术馆“新世纪艺术史:2000—2018”;济南市美术馆“济南双年展平行展”;“新星星艺术节”评委;2021成都双年展平行展;喜马拉雅黄盒子艺术项目;图像的震撼,成都市美术馆。雅昌艺术网专栏作家,文章在《艺术银行》、《上海证券日报》、《艺术市场》、《画廊》、《证券日报》、《文化报》、人民网艺术频道、《艺术虫》、《画刊》、《当代艺术》、《山东艺术》等处均有发表。

【参与嘉宾】吕澎

1956年出生于四川重庆。1977—1982年在四川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读书;1982—1985年任《戏剧与电影》杂志社编辑;1986—1991年任四川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1990年—1993年任《艺术 · 市场》杂志执行主编;1992年为“广州双年展”艺术主持;2004年,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5—201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2011—2014年任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现为那特艺术大学校长,四川美术学院与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特聘教授。


【参与嘉宾】何多苓

1948生于成都,毕业于四川美院,成名于80年代。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湖北美术馆、福冈美术馆,龙美术馆、松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昆明当代美术馆等海内外重要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参与嘉宾】蓝庆伟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学博士。长期从事当代美术史研究、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实践、美术馆学研究。现任教于成都大学,兼任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校友会理事、广州美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四川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当代艺术档案库(ACAC)学术委员等。

【参与嘉宾】张钊瀛

1988年出生于中国广州,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澳门科技大学博士在读。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基础学院,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员。

【参与嘉宾】林文

2015年研究生毕业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重庆。重庆特有的地理环境为林文带来了丰富的情绪灵感,他的作品中,灰暗潮湿的画面是他绘画的镜像,也成为他的作品基调。纵观林文的作品,丰富性不仅在于媒介层面,更在于其展现出的内在矛盾性与复杂性。他以自身的个体生命经验作为原点,以小见大的修辞来折射当下社会“人”的精神困境。

【参与嘉宾】刘媛媛

1995年生于四川德阳,202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于成都。她的作品带有非人类中心主义色彩,着重从绘画本身出发,专注于建构我们所在的“动物园”中的日常图景,在轮廓的显现与消解之中探究语言和物象难以表达的空间关系,衍生出不同的意味和新的意义。

【参与嘉宾】王一龙

1988生于云南,毕业于西南大学,现生活于重庆。




【相关展览信息】







【观展须知】

何多苓美术馆秉承推广高雅艺术的宗旨,一律免费提供场地及相关服务。

美术馆参观开放时间:周四、周六、周日14:00-17:00
联系电话:18111616459(白先生)


停车须知】请将车辆停放到蓝顶公共停车场
注意事项艺术品脆弱,请勿触碰,文明观展。
                      由于场馆造型设计,出于安全考虑,谢绝12岁以下儿童入场。如若儿童入场,出现安全事故,责任自负,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