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放 |《戏剧舞台服装设计幕后工作解密》线上公开课大揭秘

课/ 堂 / 回/ 顾 / 


11月18日晚,在众多老师、同学以及热爱戏剧舞台服饰的朋友们的期待下,由著名舞台服装设计师、“双奥”设计师阿宽老师带来了题为《戏剧舞台服装设计幕后工作解密》的线上公开课,课程反响热烈,收获了广泛好评。


本篇课堂回顾为大家呈现此次公开课的精彩瞬间,分别为阿宽老师带来的京剧《白蛇传》、旅游剧《西兰卡普》、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和2022北京冬奥会花滑服装的设计心得与幕后故事分享。





京剧《白蛇传》

京剧《白蛇传》的服装设计,从经典制式的传承到细节纹样的创新,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有图必有意,有意必有情”的设计理念。


在戏曲服装的创作中,京剧服装的制式既是一种规范的约束,也是一片创意的沃土。如何在传统规则的框架内,通过设计细节展现角色的性格与情感,是设计师需要面对的挑战。阿宽老师强调,戏曲服装的纹样设计要从人物性格与所处情境出发,融入细腻的情感与意境,让每一个纹样都为人物服务。


比如在《白蛇传》的“游湖”情节中,白蛇刚刚化成人形,她对人间的一切充满新鲜与好奇。所以她的服装设计以仙气与自由为主题,纹样仿佛是自然洒落在她身上的灵动图案,再点缀云形细节,营造出“如入云中”的梦幻意境。外层真丝雪纺轻盈飘逸,象征她初临人间的仙气灵动。



京剧《白蛇传》另一大特色是精彩的武打戏,其中“水斗”情节尤为重要。在这一段中,白蛇与青蛇为了保护许仙,与法海展开激烈对决。阿宽老师将水纹设计融入她们的战衣装饰中。水纹是她们力量的象征,也是她们对命运抗争的隐喻。



我们感受到阿宽老师在创作中的用心:他认为戏曲服装设计的意义不仅在于美感,更在于讲故事。设计师需要在每一次创作中寻找机会,用细节纹样描绘出人物的性格情感与环境,避免让服装成为空洞的装饰。例如:法海的袈裟上着重强调呈现砖形纹样,暗示了他在其人物表象身份之外,成为了限制白娘子与许仙情感的“一堵墙”;而许仙婚服上的“喜上眉梢”图案与常服中“四季”纹样的设计,更是贴合剧情发展,展现了他与白素贞在春夏秋冬间的情感脉络,并于视觉传达上进一步强化。





旅游剧《西兰卡普》


阿宽老师分享道,设计少数民族服装,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还原,更是对当地风土人情与生活习俗的深入体会。他强调服装需要捕捉每个民族、每个村寨独有的文化印记,从中找到属于他们的美学属性。在《西兰卡普》的服装设计中,绚丽的色彩、欢快的气氛贯穿始终,鲜明地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热情与生活之美。







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


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是一场融合艺术、文化与历史的视觉盛宴。阿宽老师及设计团队深入研究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手稿及大量资料,用文化视角为设计注入灵魂。



最具挑战的在于“榫卯”舞段的设计,如何通过人体与服装体现木质榫卯的交融穿插,表现东方建筑精神与人体的动态美学是设计团队需要研究的课题,最终舞段以融合拉丁舞激情与东方韵味的形式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阿宽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戏剧舞台服装设计的细致与用心,也让我们认识到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厚度。戏剧舞台服装设计包含对经典文化的尊重,也要体现对角色内心的深刻洞察。





冬奥会花滑服装


阿宽老师还分享了他为冬奥会花样滑冰组合王诗玥与柳鑫宇设计比赛服的幕后故事。


在距离冬奥会开幕仅两三个月时,阿宽老师临时接到这一重要的设计任务。导演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以“江山如此多娇”为主题,将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融入冰上舞台。如何在冰面上用服装呈现出中华山水的意境,成为整个设计的核心难点。设计过程中,阿宽老师需要平衡运动员身高差异与动作需求,同时突破传统冰上服装色彩以鲜亮为主的惯例,用山水画色调展现中国美学。最终,服装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与文化内涵,让人眼前一亮,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



还有阿宽老师的学生、优秀设计师李昆为金博洋打造的红色赛服。红色,如同火焰般炽热,象征着力量、希望与重生。当他身着这套红衣出现在冰面上时,整个人仿佛被点燃了光芒。他滑行如风,跳跃如燕,红衣随着他的动作翩然飞舞,像烈焰掠过冰面,又似一抹朝阳划破寒冬,散发出不容忽视的夺目光彩。最终,他获得赛季的个人最高分,展现了备赛以来最好的状态与精神风貌。红色的战袍不仅点燃了他的斗志,也为赛场留下了一抹耀眼的中国红。




★ 一流导师团队

资深行业专家与顶尖设计师亲授技艺

★ 丰富课程资源

从基础到进阶,文化、设计、工艺技能全面覆盖

 ★ 实践式教学

项目实操与行业调研,让学习更加落地


课程可咨询官方微信

微信号丨  bift—training  

值班手机丨  15811215421 戴老师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