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
分开一下再合体感情更好。”
郭一峰是个细节控,
和设计师杨钧一起对第二居所改造了8个月,
330㎡只做了一室一厅,
300㎡用来创作,30㎡用来生活,
9月中旬,
一条来到杭州西湖边拜访他们的家。
我叫郭一峰,在中国美术学院读博,在美院将近有13年,目前既是学生又是外聘老师。这个房子就在美院边上,相当于我的第二居所,330个平方做了一室一厅,300个平方用来创作,30个平方用来生活。
我和太太是大学同学,爱情长跑了10年,2022年“修成正果”,现在是一家三口。我现在基本上一半的时间在家,另一半的时间在这创作,我们各自留有独立的空间,互不干扰。按照我太太的话来说就是——“分开一下再合体反而感情更好,距离产生美”。
郭岚馨之前是平面设计师,孩子出生后,目前暂时在家做全职太太。“他一个很抠细节的人,刚生完宝宝的这一年,对他来说,打破生活规律的冲击会更大。反而他不在家,我觉得是一件好事,矛盾会减少很多。”
这个房子是2023年下半年一眼就看中的,三面环山,一边有小溪,因为从事绘画行业,我对于自然景观的追求会特别强烈。改造历经了8个月,房子原始条件是个大平层,只有6个柱子,我把乳胶漆都铲掉了,把原始建筑墙体全部裸露出来,钢筋生锈、斑驳,每一面墙就相当于一张画。
空间的色彩基本上是黑白灰,木饰面的柚木色和混凝土墙相搭配,就相当于画一张画冷暖对比。
当你认为也许空间就到此为止了,突然间打开两扇门,东南面的整个树林一下子打开,满眼的绿意就“扑”进眼睛里。这里是我的工作区域,以及一个画布墙。
跨到隔断之后,能看到一整面的打字机墙,这是我的一些收藏,也是一个会客区。做了一个隔层,上面是两个卧室。
东南角圆弧窗的位置有个沙发,坐在那里,阳光洒进来,特别享受。创作累了就在边上冲个咖啡,看看书,每一次都能发现这个空间不一样美的视角。
我的性格,对美的一些把控会比较执着一点,跟设计师一起敲定空间划分之后,所有施工基本上都由我自己来落实。
混凝土沙发花了两个半月制作,它是一次成型的。室内所有的五金件都是我跟设计师一起画图、开模定制的。
灯具的选择也非常考究,主要使用了射灯、灯膜、灯带,以保证天花板是没有任何线路去打破空间在视觉上的完整性。甚至屋顶消防喷淋的颜色,最后我把它喷成了银灰色,既不突兀又带有一些工业风。
我喜欢上打字机也是缘于我太太,当时正巧是她做毕业设计,为一家古董家具店做标识,她带我去参观了后,慢慢地就喜欢上了老物件,特别是痴迷于打字机,对这些冰冷的机器就产生了浓厚的感情。现在出国旅行的时候,我是一定要去跳蚤市场淘一淘的。
我是一个有点强迫症的人,对物件的摆放都非常讲究,我每天看着就会心情很愉悦。比如牙膏跟牙刷的方向都要一致,衣柜里面所有衣架的方向必须相同,垃圾桶的角度都要跟墙面平行。有时候别人进我的一些空间会觉得太干净了,好像没有生活气息。我不光自己要干净、整洁,还希望大家也这样,上学的时候,我们宿舍是全校最干净的一个,甚至有老师专门来参观。
开始我不习惯太太会把房间弄得很凌乱,她总是跟我说, 如果全部都弄得很规整,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后来也慢慢习惯她这种凌乱的感觉,更加有生活气息。同时她也逐渐被我同化,更加爱干净,所以两个人10年走下来也算挺和谐的。
▲
俩人在大学期间的毕业照片
▲
一起去新疆旅行
学生时代很自在,我当时有辆小电驴,两个人就带着那种25块钱的东北大帽子、穿着军大衣,她就坐在我后面,去吃个热腾腾的面,我觉特别幸福。
那个时候来杭州考美院的研,租的房子只有十七八个平方,仅放得下一张桌子一张床,冬天非常冷,每天学画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你就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跑过来给你一个惊喜,
我们这样的一个职业本身就很孤单,需要这样的环境,一个人在这边创作,更专注。一回家就很闹腾,我的耳朵会变得很热闹,一下子感觉到那种家的温馨感。
部分图片提供:郭一峰
部分图片摄影:叶松·翰墨视觉、杨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