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今年真是动作频频啊,APP首页、PC端翻新后,「我的」页面也做了大幅的调整。
我关注到这件事,还得感谢一个读者在留言区的提醒。
新版是最近截的,老版来自2023年9月,是我在一个专门收集UI截图的网站上找的。如果你对这个网站感兴趣,我后面会告诉你去哪找。
每次讨论淘宝的设计改版,留言区总会有人提到“拼多多”,所以我这次也把3大电商拿出来对比了。
三家对比,感觉差别还是比较明显,并没有特别同质化。
接下来,我将就事论事,从用户、业务和视觉这三个角度,分析一下「我的淘宝」这次改版的优缺点,看看有多大进步。
不知道淘宝做这个决定,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确实不擅长搞社交,还是因为想要集中火力对抗来自拼多多的压力,或者兼而有之。
但我相信绝大多数淘宝用户对社交互动不感兴趣,因为里面大多是商家发的广告。
之前「我的淘宝」有8个图标阵列露出,甚至还能再翻页。现在全部去掉,看起来清净不少。
对大部分用户来说,这些跟购物场景关联不大,都可以归类为“乱七八糟的广告”,早该去掉。
不是说不能有广告,只是广告还是得要跟使用场景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又不打扰用户。
我个人觉得最有用的,是把第一条收货信息和收货地址的入口露出了。最近收藏虽然只展示1张图,但好歹给了个推荐理由。
淘宝用户的主要使用场景还是购物,把握住这个核心还是很重要的。
??用户角度|缺点
信息量不够
「快递」和「收藏」那里,有用的文字展示不全,没用的图片倒是挺大。
信息层级不清
「足迹」那里的层级关系很混乱,尤其是「丰巢」和「红包签到」有点莫名其妙。
「收获地址」和「关注店铺」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并列放在一起,也是有点出乎意料。
之前也列出了权益,但是不够清晰,还分了两页。
现在不但把节省的金额写清楚了,而且还把优惠券的内容和入口展示得很明确。
情怀运营
头像下的「淘龄」,让人感叹岁月。下面还把节省金额写得很大,如果是历史累积这么多,倒也没觉得省了很多钱。
淘宝这招情怀牌,确实和拼多多拉开了差异。
?? 业务角度|缺点
不好理解
把「会员中心」改成「88VIP」,没那么直白了,年纪大的不一定能看懂。
而且概念太多了,省钱卡、天猫积分、淘气值……不太好理解。
之前我们也发文介绍过这种 Bento box,在设计界比较流行。新版「我的淘宝」头像向下的两个模块,有点这个风格的感觉。
之前的版本一眼看去,都是差不多尺寸的元素散落在整个页面,比较单调死板。
而改版后,元素大小和卡片尺寸都有了变化,画面更加丰富有趣,更能体现设计师的审美水平。
仔细看,右上角的官方客服和设置两个字没对齐。
上次研究发现,19pt 是移动端的理想阅读字号,而移动端产品的字号通常不低于12pt:《有些app是不是过于密集?字号多少才合理?》
而新版「我的淘宝」充斥着大量12pt以下的文字,看着很累。反而是改版前的字号,全都在12pt以上。
淘宝这么大众化的产品,可读性、适老化还是挺重要的,我个人认为不值得为了审美而牺牲这个,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每次淘宝设计改版的文章,都会有人留言说:“便宜才是王道”、“不如拼多多”……
淘宝不可能和拼多多打价格战,没人乐意自降身价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能拿自己的弱项跟别人的强项硬碰硬。
所以,淘宝还真就必须和拼多多打出差异,并且在用户体验上多下功夫。
从这个目标来看,这次「我的淘宝」改版,至少在大方向上把握得不错。尤其是去掉了与使用场景无关的东西,把之前走的弯路纠正过来了。
在情怀、露出收件信息、审美等细节上,确实比拼多多更到位。
然而,在营销上,明显比不上拼多多的简单直白。而且信息有点乱、字又太小,没有拼多多那么接地气。
给我的感觉是,设计师和运营想要联手将用户体验提升上去,但各自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合作效率有点问题。
另外,这次改版幅度挺大,实际使用时肯定有人不习惯。大改版,就没有不被老用户骂的。
版权声明:“IXDC”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内容或作品等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给出内容所在的网址并提供相关证明资料,我们会核查后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并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联系微信:18802086168
联系电话:18802086168
编辑 | 朱 倩
终审 | 苏 菁
▼
点这里,学习更多设计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