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的预判是28岁,听我分析原因
最近互联网行业火爆的新闻,还是裁员,当然最近我想除了裁员和俄乌战争已经没什么新的动态了,至于其他的内容,我也不敢瞎说。
今天要的主角就是某书,某书相信大家已经比较了解了,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基本上是装机必备的软件,我现在也在开始使用,我关注的雷军也基本上一天一更。
不得不说某书确实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我们之前聊过一次某书,虽然是对某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剖析了,我比较了解的原因主要还是我有好几个同事都先后入职了,也有先后离职的。
所以我就打听到了比较多关于某书用人理念,也明白了其限定年龄的逻辑。
就比如32岁的年龄限制,为什么要限制32岁,有一个观点是因为某书本身就是年轻人社区,所以在招产品和运营的时候,选择年轻化的候选人也无可厚非,只有年轻人才能够共情年轻人,才能做的出来让年轻人喜欢的产品。而且年轻人本身也更加具备创意和激情,愿意更加尽情的投入工作。
但是一个公司的文化和创始人的风格是强相关的,我们可以看到比如研发,算法、技术支持,运维等角色看起来和他们的主业并不是强关联,原则上没有必要把其他角色也卡年龄。
产品运营要求年轻可以理解,写代码搞算法的要求年轻是不是就不合理了?毕竟写代码的程序员面对的是机器,而非用户。
而实际上我们看到创始人的关于年轻化的想法和影响力是散布在每一个角落的,所以虽然对外没有宣称限制研发的裁员年龄,但实际上研发的裁员年龄会随着整体公司的策略而直接受影响,虽然很多人出来否认,但是我了解到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潜规则。
所谓民企的所谓文化,主要就是创始人风格。
我从各个朋友,都佐证了这点。这个32岁的限制,是个普适性限制,并非专门限制产品运营。在公司创始人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下,32岁的线,会蔓延到所有的团队,包括研发、算法,甚至未来的一天,包含保洁和保安。
那是不是完全绝对呢?当然不是。针对一些特别优秀的选手,经验丰富的选手、竞对公司的选手可能会网开一面,但对于普通候选人来说,这条线很难逾越。
当然我并不是针对某书,这是当前的互联网公司一个现状。
那我们研究一下互联网程序员的年龄可以一压再压,那么最终能压到多少岁呢?那我们再细分一下,32岁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年龄?我们假设候选人在18岁上大学,读了4年之后22岁,大学毕业。
所以对本科生来说,从22岁到32岁有10年的时间。相对来说看起来已经还算不错了,对候选人已经比较友好了,毕竟有10年的时间可以奋斗。
然而实际情况,目前大概80%的简历都是研究生以上。因为大部分本科生都没有充分的项目实习经验,所以在各个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不太受欢迎。哪怕这个本科生的潜力特别好,公司也不愿意培养,毕竟本科生上手的时间比研究生要多了很多。
所以在大部分都是研究生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研究生再读三年,那么毕业的年龄就是25岁,离32岁就只有7年时间。
7年工作时间是个什么样的概念?现在我们以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为例,一般都是前三年左右能升一个层级,五到七年能升第二个层级。而一般在第前面的三年里面,薪资基本上都是垫底的,只有到了第二个层级才能稍微积累一点钱。
这前面的三年里面基本上我感觉平均薪资应该都在50万以内甚至更低。在扣除七七八八的税,可能每年到手每年就最多20多万,那么三年就算不吃不喝的话也才赚60万。
到了第二个层级,工资可能稍微会高一点,我们就假设能够在70万。扣除乱七八糟的税之后可能会有40万左右,也就是说两年能存够80万。
也就是说如果以某书这样的标准,那么只能赚两年高薪的钱,基本上就要回老家了。加起来只能赚到个140万,然后,然后,就和这些大厂无缘了,甚至和行业无缘了。
回到我们的话题,这个年龄一直往下压,那有没有底线呢?我觉得有,那就是压到28岁。
为什么28岁是一个极限年龄?那是因为随着我们未来的研究生数量只多不少,大部分毕业出来之后就是25岁,工作三年,这三年对于公司来说成本是极低的。等到了28岁这个年龄,员工需要晋升和成长,需要增加薪资,那么可以裁员了。
所以低成本用完这三年的员工,然后再换一批应届毕业生,裁员成本也只有三年,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只赚不亏的最好方式。
那能不能继续往下压呢?已经不能了,因为再往下压,压到工作只有一两年,对于员工来说,经验过于不足,不能更好的满足公司的业务发展,毕竟学习和了解业务至少需要一年,加上产出两年就差不多了。
对于作为程序员的一员来说,我表示真的很无奈,也很愤怒,职场居然会恶劣到这种状态。这放在10年前,想都不敢想。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企业也完全按照法律法规来办事,没有任何违规的行为,就算有裁员也是按照补偿。
那对于程序员来说到底该怎么办呢?没有什么好办法。在供需失衡的年代,只有通过这种办法,使得更少的大学生来从事程序员行业,转向从事其他更加缺人的制造业,服务业。
从宏观来看就是普通人想跨越阶级,想年入百万的时代已经在慢慢收口。我想最差的结局又是回到远古的封建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完书就去体制内。想逆天改命的,只能通过更加努力的读书,考上状元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比如考上清北,成为人中龙凤。
其他啥985211的,就老老实实当个普通人,别想着跨越阶级了。就和其他时代的人一样,平平凡凡,过自己舒心的小日子,别想着出人头地。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在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哪个大学生毕业以后完全就没有饭吃了,所以如果真正对计算机行业有兴趣的会继续在这个行业里面耕耘,他们反而能做出更大的成果。
这是我一直秉承的观点,只有热爱和兴趣才能够真正做出卓越的产品和技术。只是为了钱而交付的产品一定是均值60分的水平,而叠加了热爱和追求之后就能达到90分以上的水平。
所以程序员行业未来会很差吗?会的,但是同样的对一部分热爱计算机的人来说更加充满了希望,年龄是企业的限制,但并不是程序员的自我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