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传统,西美师生探索文化创作新思路

西安美院师生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挥美术院校专业特色,大胆创新、勇于尝试,用AI技术和数字化创作赋能传统文化,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挖掘和传播中华文化故事。

西安美院师生用数字化创作传承非遗之美

跨媒体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潇娟,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学科建设项目《考工集艺——关中民艺考察与再生创作》负责人。项目组成员由专业教师、本科生、研究生等组成,团队对陕西非遗进行田野考察,整理数字化文图资料,建设非遗资料信息库,并针对非遗内容进行再生创作。期间还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举办讲座,与师生、艺术家们进行对话,让非遗走进青年学子的课堂、生活以及艺术创作中。

西安美院博士用人工智能技术呈现西安地方志

设计学博士杨田田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天工织梦——新质生产力下的数字西安地方志》,白墙为纸,科技映画,光阴满壁,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设计方法饱含了本土艺术家对西安这座城市的深情,也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设计方法巧妙融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市民在参观《天工织梦——新质生产力下的数字西安地方志》时,与投射在墙面的照片矩阵合影

《天工织梦——新质生产力下的数字西安地方志》中投射在墙面的照片矩阵
小观众在观看《天工织梦——新质生产力下的数字西安地方志》

西安美院师生用AI技术复原唐玄宗诗歌《端午》

影视动画系3位师生借助AI技术创作出视频作品,复原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诗歌《端午》的情景,展示了浓浓的端午传统佳节气氛,还展示了盛唐时代的昌盛和家国情怀。

近年来,西安美院师生专注于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依托学院的学科背景和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创作热情,持续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创作灵感,致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的作品受到了《西安日报》、华商网、微博、搜狐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报道版面如下:


01



02

03



主     审:成   哲
主     编:邢书磊
责任编辑:问帼倩  
执行编辑:郑冉赫  王思遐
编     辑:许慧洋
来     源:西安发布  华商网

「西安美术学院官方公众号欢迎广大师生投稿」
投稿邮箱:wxm@xafa.edu.cn
主     办: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执行负责:新媒体管理中心微西美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