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博微光】玉润华光 | 墨玉牙璋





【陕博微光】有声栏目是我们的一次全新尝试,希望能带领更多需要特殊关爱的群体走进历史,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个栏目在图文排版上会有所不同,如果给您阅读带来不便,希望您能谅解。也期待大家能为【陕博微光】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一起做传播历史文化的使者。




大家好,这里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有声栏目“陕博微光”,在这里我们将带大家体验“听得见的博物馆之旅”。今天一起来了解我馆收藏的墨玉牙璋


墨玉牙璋,长48.3厘米,宽8.2厘米,墨玉质,有蚀斑。体细长,首端为一对歧锋,柄体结合部两侧有突起的齿形雕饰。1976年陕西省神木市石峁遗址出土,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玉器。


牙璋是祭祀典礼仪式中用的礼玉,此类器物在石峁遗址发现最多。在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诸多玉器中,以墨玉质地、体长而首端两歧的牙璋尤为引人注目。

关于这种前端凹刃像长出的獠牙、柄体结合部两侧有突齿的玉器,它的命名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它应该是从新石器时期人们使用的农耕工具——骨耜演化而成。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和牙璋的形状非常相似。牙璋前端双尖的形状,有刃且不对称,一牙较长大,都是骨耜特有的形状。古人仿照这种农具制作玉器,应该是为了农事的祀典,作为祈求丰收而使用的礼器。为了适应礼仪需要,把器身加长,做成方形的柄方便握持。有的还雕琢了装饰,以增加仪式感。在广汉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一件小铜人,挺身跪地,两臂平伸托举着一个前端分叉、双齿朝天的牙璋,作祷祝状,是牙璋作为祭祀礼器的生动写照。



目前出土牙璋的遗址主要集中于三处:一是陕北神木石峁,二是河南中部包括偃师、郑州、新郑、许昌等地,三是四川广汉三星堆。从这三个出土中心看,其时代正好先后为序,石峁为龙山文化至夏时期;偃师、新郑出土者被认为是夏文化的二里头期;广汉三星堆出土者,有较早的二里头期,也有较晚的殷商晚期。由此可知牙璋盛行时期约在新石器晚期至商晚期。


参考文献:

冀东山主编.《神韵与辉煌——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 玉杂器卷》.三秦出版社.


录音:张温馨

剪辑/编辑:杨萌雅

审核:李卓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一)——从“头”说起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二)——脂泽粉黛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三)——大唐遗宝

《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四)——粟特风情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五)——云想衣裳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六)——熠熠铜镜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七)——长安娱乐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八)——玉盘珍馐

彩陶|跟着祖先学制陶,教你称霸陶艺室

彩陶|人面鱼纹盆 子非鱼,却知鱼之乐

玉杂 | 小棍棍的数学大智慧“问君能有几多筹”

金银|唐朝银饼饼的自述,请叫我富贵儿~

青铜 |来自西周的关爱提示:勤洗手 少生病

玉杂|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水晶多曲长杯

杂器| 理科钢铁直男的爆款数学课,速来围观

壁画|您的好友唐墓壁画邀请您:像爱护文物一样爱护动物

金银|穿越千年的绝美头饰

玉杂|隋唐玻璃器:愿你通透 纯净 无瑕

金银|从秦公一号大墓金器一组浅谈秦国金器

青铜 | 龙的自述

青铜|函皇父鼎: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青铜器

青铜器|带你走近秦国的“大橙武”——青铜剑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